历史渊源
包子原称“馒头”。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战国文献《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蒸饼”即馒头(包子)的前身之一。
早在三国時期,馒头就有了正式名称,谓之“蛮头”。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记载:“诸葛亮南征,取面画人头祭之”。《事物纪原》的资料来源是稗官野史,并不足以证明包子就是诸葛亮发明的。不过,古代少数民族确实有用人头祭天的风俗,“馒头”也很有可能是人头的替代品。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相传诸葛亮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后,行到泸水時,军队无法渡河,于是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头模样,祭祀后大军顺利渡。这种祭品被称作“蛮首”也叫作“蛮头”,后来称为“馒头”。
魏晋時期,包子仍称“馒头”。晋代束皙在《饼赋》中说,初春時的宴会上宜设“曼头”。 这里所说的“曼头”其实就是包子。晋人卢谌《祭法》中就说:“春祠用曼(馒)头。”说明馒头的确是当時常见的祭品。晋以后,馒头曾一度又被称之为“饼”。据明《名义考》,凡以面揉水为剂,中间有馅者,都称为“饼”。“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南北朝時期,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時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也可视为中国早期的馒头。
唐宋時期,馒头逐渐成为殷富人家的主食。唐人把它叫做“笼饼”。古人把面食统称为“饼”,如汤面叫做“汤饼”,上笼蒸熟的面點就叫“笼饼”。南宋陆游有诗云:“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其下作注:“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唐人正谓馒头为笼饼。”
“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始于宋代。馒头因包有馅,又被称作“包子”。宋《燕翼诒谋录》记有:“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包子后注曰:“即馒头别名。”南宋最为盛行的是猪肉馒头。不过传说所赐馒头包的不是猪肉馅,而是珠宝。据《茶余客话》载,北宋元丰初年的一天,宋神宗视察国立大学——太学時,想趁便了解学生的饮食情况,就让人从太学食堂把太学生吃的饭拿过来,这天正赶上吃“馒头”,宋神宗尝了以后,非常满意,说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馒头受到皇帝的赞扬后,太学生们回家省亲時总是带着“太学馒头”作为礼品馈赠,“太学馒头”从此远近闻名。廷试过后,皇帝往往也会赏赐士人们“太学馒头一枚,羊肉泡饭一盏”,可见太学馒头地位之尊崇。《爱竹淡谈薮》一书中载:“宋朝有个叫孙琳的大夫,为宋宁宗治淋病,就是用馒头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们视为神医。”从此,包子就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岳飞之孙岳珂曾作馒头诗,诗中说“太学馒头”是将肉切成丝再拌进花椒面、盐等调料制成,再用发面做皮的(类似于馒头状),其颜色白晳、质地软嫩、味道鲜美,即使是没有牙齿的人,也能放开大嚼。南宋都城中甚至有专门的“包子酒店”,除了各色肉包之外,还售卖“灌浆馒头”,大约就是灌汤包。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临安的酒店分茶饭酒店、包子酒店、花园酒店三种,而包子酒店则专卖鹅鸭肉馅的包子。可见这一時期包子已经很普遍了。
宋代之后出现“包子”之名,但“馒头”之称一直并行不衰。明代,朱元璋第五个儿子周王的王府就在开封,据说,他最喜欢吃“太学馒头”,并且还常用它来招待王公大臣。由于王爷在朝中是一品大员,趋炎附势者就把太学馒头更名为“一品包子”。《水浒传》的二十七回中,武松路过孙二娘的酒店,點了二三十个包子。“那妇人……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可见当時的人依然称包子为“馒头”。
包子的种类很多,按馅儿分类,有肉包子也有素包子,有羊肉包子也有猪肉包子,有蟹黄包子也有灌汤包子。宋朝的馒头(注意,是包子)也有很多种类,有肉馒头也有素馒头,有羊肉馒头也有猪肉馒头,有蟹黄馒头也有独下馒头。什么叫“独下馒头”。就是用一整枚粉蒸狮子头裹成的包子,本来叫“独馅儿馒头”,叫着叫着就成了“独下馒头”。素包子在宋朝是一个大门类,因为佛教在宋朝已经深入各个阶层,社会流行吃素,老年苏东坡、中年黄庭坚都在吃素队伍里摇旗呐喊,所以素包很受欢迎。当然,宋朝人不管素包子叫素包子,而是叫“酸馅儿馒头”,简称“酸馅儿”。酸馅儿本来特指雪里红包子,由于雪里蕻包子卖得特别多,所以大伙就称素包子为“酸馅儿馒头”,如豆沙包子、芥菜包子都被宋人归类到酸馅儿里去。到了宋徽宗時,由于“六贼之首”蔡京的缘故,“酸馅儿”又有了“菜包子”的称呼。
后来,馒头的种类越来越多。元《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中记:“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说到这,有必要提到的是,馒头不管有馅无馅,一直是祭供時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包子”和“馒头”的称谓,到清代才渐渐分化。《儒林外史》第二回写道:“厨下捧出汤點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这里的“馒头”才真正是没有馅的馒头。现今的吴语区还保留古称,時常把包子称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清稗类钞》中记载: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時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鹤林玉露》曰:有士人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大师府包子厨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辞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绿者也。’盖其中亦有馅,为各种肉,为菜,为果,味亦咸甜各异,惟以之为點心,不视为常餐之饭。”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 包子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23 千卡 |
蛋白质 | 7.4 g |
脂肪 | 8.6 g |
碳水化合物 | 29.1 g |
叶酸 | 11 μg |
胆碱 | 20.5 m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4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07 mg |
烟酸(烟酰胺) | 1.55 mg |
维生素b6 | 0.05 mg |
维生素e | 1.79 mg |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面粉、水、海韦力包子泡打粉、酵母 |
第1步 | 包子泡打粉的使用步骤:包子泡打粉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把海韦力包子泡打粉先和面粉混合均匀,然后再加酵母、水和面即可! |
第2步 | 称量面粉 |
第3步 | 称量海韦力包子泡打粉关于包子泡打粉使用量的说明:夏季包子泡打粉的使用量一般为1·5%;冬季包子泡打粉的使用量一般为2%;把称量好的包子泡打粉撒入面粉中,适当混合均匀。 |
第4步 | 称量酵母 |
第5步 | 先把包子专用无铝泡打粉混入面粉中 |
第6步 | 然后加入酵母、水和面 |
第7步 | 和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
第8步 | 把和好的面团放置发酵,面团发酵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33-35℃;湿度为75-85%;发酵時间为30-40分钟 |
第9步 | 一般发酵好的面团要比原面团的体积增大1倍左右,内部呈蜂窝状 |
第10步 | 然后把发好的面团揉成条,分割成面剂子 |
第11步 | 擀皮 |
第12步 | 包馅 |
第13步 | 蒸制 |
第14步 | 蒸包子只要使用包子专用无铝泡打粉,都很容易蒸出又白又大,口感松软的大包子! |
做法[一]详细图解 » | |
做法【二】 | |
材料 | 芝麻叶、豆腐、粉条、葱、姜、酱油、生抽、五香粉、味精、盐、辣椒油、食用油 |
第1步 | 豆腐,粉条,葱姜切碎,还有储存的干芝麻叶淘净、切碎。PS:也可以用苋菜/白菜/韭菜等時令蔬菜代替芝麻叶。 |
第2步 | 所有食材混合,加入酱油、生抽、五香粉、味精、盐适量,食用油2汤匙,喜欢吃辣的加入辣椒油/老干妈。PS:肉馅包子同饺子馅,见茴香饺子菜谱 |
第3步 | 少量酵母加入面粉,和好,等1小時左右充分发酵。PS:酵母用的越少,发酵需要的時间越长 |
第4步 | 面剂子揉成长的椭圆,一切两半。其中一半先揉成条,切成拳头一半大小的面剂子(一半7个,共14个),按压成圆饼,准备擀包子皮。 |
第5步 | 擀皮图示。 |
第6步 | 擀成巴掌一半大小的包子皮,四周薄中心厚。这次一共擀成了14张。 |
第7步 | 用小汤匙盛3-4汤匙馅料,按压瓷实,包包子咯!PS:多放馅料,皮薄好吃。包的時候右手拇指和食指围绕中心旋转和捏挤面皮,左手拇指按住馅料防止外挤。 |
第8步 | 捏满以后,中心旋转捏挤一下,就会有一个小窝窝在中心。PS:包好在手心团一团,包子馅料就会分布均匀且饱满。 |
第9步 | 两层篦子刷一點油,包子上锅蒸15分钟,美味出炉~ |
做法二详细步骤 » | |
做法【三】 | |
材料 | 面粉、猪肉、白菜、洋葱、胡萝卜、湿豆皮、青椒、鲜蘑 |
第1步 | 将面肥用温水泡开,记住是温水,千万不能用热水啊!当然要快可以用酵母 |
第2步 | 面粉适量吧 |
第3步 | 泡好的面肥 |
第4步 | 和面,最闹心的步骤,总是沾手 |
第5步 | 成品 |
第6步 | 等着它发吧 |
第7步 | 第二天,面发了,用了一天一宿哦 |
第8步 | 接着和面,用碱啦 |
第9步 | 酸碱中和,不粘盆就好了,碱多了可以适当放點醋,仅供参考,我没试过 |
第10步 | 猪肉 |
第11步 | 葱花(提前准备好) |
第12步 | 白菜,过水后绞碎,攥好 |
第13步 | 洋葱,老爸有高血脂,大夫说要多吃洋葱 |
第14步 | 营养均衡,所以加了些湿豆皮 |
第15步 | 胡萝卜平時吃的少,这里补回来 |
第16步 | 以前都加香菇,这次没有,就用鲜蘑代替 |
第17步 | 青椒,过水后绞碎,好看,吃起来也不错 |
第18步 | 姜我不喜欢,所以要剁碎碎的 |
第19步 | 和馅的時候加點腐乳汤,不错,我比较喜欢直接加腐乳 |
第20步 | 肉馅要和葱姜花椒面一起和,最后加菜,盐可以先放,也可以最后放。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加點鸡精或酱油吧,我加了酱油和甜面酱 |
第21步 | 开始,半成品和成品 |
第22步 | 出锅了,之前的皮太薄了,就这么几个差不多的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面粉、酵母、牛奶、白糖 |
第1步 | 其实包子主要是发面,要发的恰到好处,有大的蜂窝出现。 |
第2步 | 揉面,排气,再揉成长条状。 |
第3步 | 切成小剂子,压圆,擀成圆片。大小根据自己喜欢而定。 |
第4步 | 像我圈出的红圈那样一點一點的往前推着捏。 |
第5步 | 捏好后,再整整形。放到笼屉上再次醒发十分钟。大火蒸十五分钟。不要着急接锅盖,要关火后焖五分钟。这样就可以出锅了。 |
第6步 | 这是我第一次蒸包子,意想不到的好。所以一切事情只要你去做,就都不难。 |
第7步 | 包子馅没有单独介绍,是因为只要面发好,什么馅料自己喜欢就都可以做。我做的是胡萝卜,金针菇,猪肉馅的。因为整个疫情孩子们都在网课,很费眼睛。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眼睛和粘膜系统都好。金针菇是智慧菇,可以益智。总之做自己喜欢的馅料就可以。 |
做法四详细步骤 » | |
做法【五】 | |
材料 | 面粉、缸豆、肉糜、酵母、水、盐、胡萝卜、洋葱 |
第1步 | 将称好的面粉,酵母,水混合揉匀成光滑的面团 |
第2步 | 盖上湿布或保鲜膜放阴凉处发酵,这边准备做个洋葱酥:就是把洋葱切成均匀大小的粗丁放入油锅里中火慢慢炸香,差不多20分钟,炸至香味扑鼻和表皮焦香就可以了 |
第3步 | 切缸豆丁,胡萝卜丁备用,炒锅置旺火上炒干肉糜水汽,继续炒至肉香出来了喷入黄酒炒干酒气,再放缸豆丁,胡萝卜丁继续翻炒,加盐,倒入炒好的洋葱酥拌匀 |
第4步 | 将醒发后比原来大两倍的面团拿出来,排好空气,切成剂子 |
第5步 | 包包子時,一边各捏一下,造型就好了,放入锅里(地下可以放做蛋糕的油纸,也可以刷油就不沾了) |
第6步 | 全部包好按照最后一个包子计時醒发20分钟,蒸15-25分钟焖两分钟起锅 |
做法五详细步骤 » | |
做法【六】 | |
材料 | 面粉、水、干酵母、蔬菜豆干馅 |
第1步 | 将冷冻面团从冷冻室移入冷藏室解冻 |
第2步 | 解冻后,放置室温,回温半小時 |
第3步 | 取出馅料备用 |
第4步 | 将回温后的面团排气后,搓成长条 |
第5步 | 切割成等大的剂 |
第6步 | 按扁 |
第7步 | 填入馅料 |
第8步 | 捏好褶子,收口 |
第9步 | 放入蒸笼中,摆好,盖上盖子,醒发20分钟 |
第10步 | 冷水上锅,上汽后大火蒸制15分钟 |
第11步 | 出笼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 |
做法【七】 | |
材料 | 面粉、洋葱、香菇、发酵粉、朝天椒、姜、花椒、发酵粉 |
第1步 | 1·6斤面粉加8克发酵粉(发酵粉一定要用35/40度水兑开)分几次加入,面揉搓制不沾手,后来我是用锅里烧點热水,把面盖上保鲜膜,放在锅里发酵。锅里水要热。 |
第2步 | 昨天买的土猪肉,肥瘦平均,洋葱,姜,朝天椒,花椒切碎,盐,鸡精,香菇,花椒当時用开水泡了会,主要想花椒味呆会可以加入肉馅中。搅拌。 |
第3步 | 发好的面比之前大两倍,在揉搓掉空气。在做成长条,切成快。做包子皮注意了,包子死中间要厚,边缘薄才不会破。 |
第4步 | 有没注意看到底下的白布?我是用的湿纸巾,应为家里没有纱布,打电话问妈妈,她说一定要,要不然粘锅。当然要用开水煮过消毒。注意了,包子做好放个10分钟在放进蒸笼蒸。 |
第5步 | 我就放在茶几上让它醒15分钟左右。在把电饭锅加水煮开。 |
第6步 | 第一笼出锅,上汽后蒸15分钟之内,蒸完别急着拿出来,在盖两分钟。这样包子出品品像好,不会回缩。 |
第7步 | 之前的图。 |
第8步 | 第一次做,哈哈有點高兴成功了。面有蓬松度。刚好。 |
第9步 | 我还做了豆沙包子 |
第10步 | 还做了豆沙馒头。 |
做法七详细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