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

中式甜点

菜品概述

拔丝山药,北京传统名點,素馔名品,颜色柿黄,能拔出长丝一丈,脆甜香酥,为压桌甜菜。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20种拔丝山药的制作方法。

拔丝山药cover-1
拔丝山药cover-2
拔丝山药cover-3
拔丝山药cover-4
拔丝山药cover-5

简介

拔丝山药为素馔名品,颜色柿黄,能拔出长丝一丈,脆甜爽口,为压桌甜菜。清代宣统翰林学士薛宝辰在他所著《素食说略》中提到拔丝山药说:去皮,切拐刀块,以油灼之,加入调好水冰糖起锅,即有长丝。但以糖炒之,则无丝也。京师庖人喜为之。拔丝山药是北京传统名菜,少说也有百余年历史。而今拔丝山药又加上點儿桂花卤,撒上點熟白芝麻。吃的時候得趁热,夹块山药一拉,糖丝能拔一丈多远。入口之前一定要在凉开水碗里蘸一下,避免烫嘴。

山药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時又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河南怀庆府(今温县)所产最佳,谓之怀山药。怀山药曾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遂蜚声中外,历年来向英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

典故

拔丝山药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唐朝。相传一天,李密邀魏徵饮宴,商议如何攻占荥阳。李密要快攻,速战速决,魏徵就是不提攻打荥阳之事,李密十分着急,又拿他没办法。正在纳闷之時,厨师端上一盆色泽金黄的菜肴,李密下筷就吃,随即“哎哟”一声,唇边已烫起个血泡。此時,厨师又送上一碗凉水,魏徵夹起山药往凉水中一涮,然后放入口中,并叫李密也照此法品尝。李密一吃,香甜脆嫩十分可口,这道菜就是拔丝山药。李密吃着这道菜,顿悟“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的道理,随即冷静下来,与魏徵一起周密策划作战计划。结果一举攻下荥阳,活捉守城主帅王世充。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山药、白糖、熟芝麻、调味料等
第1步山药清洗后削皮,然后再冲洗控水,也可以用厨房纸擦干
第2步山药切滚刀块
第3步锅中放油,六七成热時放入山药中火炸
第4步炸至金黄色捞出
第5步炒锅中油倒出,不用洗锅,直接加入水和白糖,1大勺水,3大勺白糖
第6步熬至糖水变成褐色,就可以放入炸好的山药
第7步快速翻动山药,关火
第8步山药盛入刚刚放炸过山药的盘子(上面有油,不沾),撒上熟芝麻
做法【二】
材料山药、白糖、油
第1步准备好材料。
第2步山药去皮切块。
第3步下油锅炸至金黄。
第4步锅里放水熬糖,把糖熬到粘稠发红就立马关火,放山药进去不断翻炒,糖浆全部沾到山药上即可出锅。
第5步准备一碗水,拔出来沾一下水就可以吃了。
做法【三】
材料山药、白糖、芝麻、淀粉
第1步山药洗净,上蒸笼,蒸20分钟,蒸熟;
第2步去皮切块,改刀切条;
第3步撒上淀粉,搅拌均匀;
第4步五成热的油锅;
第5步投入山药,,炸熟至金黄色;
第6步捞出;
第7步炒锅下清水75ml、白糖75g,用小火使白糖溶化;
第8步过程中不断用勺子搅拌;
第9步炒至金黄色起泡時,黏性起丝,即撒入芝麻,投入山药翻炒;
第10步装盘即可;外带一碗凉开水用筷子蘸水食用;注意:吃的時候,小心烫嘴。
做法【四】
材料山药、食用油、绵白糖、水淀粉
第1步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备用。
第2步山药放入碗中加淀粉、少许水抓匀。
第3步油烧至6成热转中小火,下入山药块炸制。
第4步炸至山药块充分成熟、外表微黄時捞出。
第5步炒糖前准备好盘子。(盘底抹點油防止粘连,再配碗凉水上桌蘸食)
第6步锅置火上少油加适量白糖。油、糖比例0·5:3
第7步不停的搅动,待糖溶解;变色后继续搅动,这期间要一直搅动。
第8步继续炒至泡沫消失,糖浆变稀,色泽淡黄。(千万不能温度高了,就功亏一篑了糖就会变苦成焦糖了)
第9步迅速放入炸好的山药块翻炒均匀即可。
第10步光泽晶亮,外脆里绵软。
做法【五】
材料山药、冰糖、调味料等
第1步拿出半根山药,去皮,切成斜块状
第2步拿淀粉或者生粉进行搅拌,一定要伴均衡
第3步放油,油温在50度的時候,将冰糖放进去,炒到散开的時候,将油温调到80度。
第4步糖色发红后,将山药放进去炒,温度控制在60-70度之间。
第5步大概几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之后盘中会有很多油,可以将油倒出,下次使用。
做法【六】
材料山药、白糖、面粉
第1步山药洗净去皮
第2步切成小块
第3步筛上适量干面粉,均匀裹在山药上
第4步锅里油温烧到六成热,下入山药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控油
第5步锅里留15克底油,倒入白糖,中小火慢慢熬至粘稠,暗红色,快熬好的時候要开小火,注意不要熬久了,注意观察掌握火候,然后加入炸好的山药翻匀。(熬糖的几张照片怎么也找不着了,以为误删了,恢复半天也没找着,哎)
第6步出锅,盘子底部抹上一层熟油。
第7步宝宝觉得拔丝特别好玩,拉得长长的
做法【七】
材料山药、清水、白糖、芝麻、调味料等
第1步三姨家种的山药,样子巨难看,坑坑洼洼不说,个个像棒槌,不过营养还是很好的,口感也不错,是那种面山药。
第2步山药洗净去皮,剜去不好的坑眼。
第3步切滚刀块。
第4步锅里多加些油,烧至六成热,下山药油炸,炸至边缘焦黄,捞出。我用的地产大豆油,颜色比较深。
第5步锅里油再次烧热至七八成,下山药复炸,時间不要超过1分钟。
第6步这是复炸后的山药,表皮焦脆,里面是白色起沙的,我没拍内部对比图。
第7步锅里油倒出,不用刷锅,直接加适量清水,再加入适量糖,没具体量,我直接下手抓了一大把糖放锅里了。
第8步小火加热,但不能用最小火。边加热边搅拌,糖很快融化成糖水,可以看到有水蒸气冒出。
第9步随着不断加热,水蒸气蒸发干净后剩下的就是糖浆了,此時糖浆比较稀,气泡比较大,颜色也很浅。
第10步继续加热,搅拌,直到糖浆颜色变棕黄色,气泡变小变密集。此時马上关火。
第11步倒入炸好的山药。
第12步快速翻拌,让糖浆均匀包裹山药。
第13步盘子里刷點油防粘。
第14步装入裹好糖浆的山药,再加點芝麻。
第15步成品。

营养价值

山药是美食,也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胆碱、纤维素、粘液质等成分。山药最大的特點是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质,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防止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过早硬化,防止肝、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中医理论认为:山药性平,不燥,不温不燥,功能补脾胃,益肺肾。

怀山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佳品,为怀庆府名贵特产“四大怀药”之一。古是皇宫贡品,今为国药之宝,素有“怀参”之美誉。古籍记载: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83年)《河南县志》载:蔬之薯蓣称菜山药,药之薯蓣为药山药,称铁棍山药,供药用,产于怀庆府者优。铁棍山药因色正,粉足,质嫩脆,味美,药效佳,可与人参媲美,又称“怀参”。

据中科院化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铁棍山药富含16%淀粉、粘液质糖蛋白、胆碱、维生素c、甘露聚糖,还含有谷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8种氨基酸和铁、钙、锌、磷、锰、钴、铜等十余种微量元素。

铁棍山药中含丰富的dhea(青春因子),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得一种活动物质,是环戊烷多氢菲得一种衍生物。环戊烷多氢菲是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雌、雄激素)得基本结构。dhea得主要保健功效是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和改善性功能。保健機理是可根据身体的需要转化为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补充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的激素失调,从而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并能预防和减缓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老年痴呆症等。

药用功效

铁棍山药能补虚、理气、益智、延年、疗疾。李時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铁棍山药“能补五劳七伤”,尤其指出山药以河南怀庆府(今焦作市温县、沁阳等地)者良。根据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铁棍山药有以下特點:

补中益气

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10余种微量元素,及其它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李時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

消渴生津

山药有消渴生津之功效,中医治疗虚劳消渴(糖尿病)处方中常有山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效果更佳。

保健

由于鲜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养颜

元代脾胃专家李景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李時珍写到:“山药能润皮毛。“山药对滋养皮肤,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

特殊药理功能

山药中的铜离子与结缔组织对人体发育有极大帮助,对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铁棍山药中的钙,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有极高的疗效,对冻疮、糖尿病、肝炎、小儿泻泄、遗尿症、婴儿消化不良、溃疡性口腔炎、肺结核、妇女月经带下等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久用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适宜人群

适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

不宜: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拔丝山药成品实拍

拔丝山药成品图1拔丝山药成品图2
声明:拔丝山药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番茄蛋花汤

下一道菜:韭菜炒鱿鱼

菜品导读 ▽

概述
简介
典故
制作方法
营养价值
药用功效
适宜人群
成品实拍
做法大全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