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蓝莓山药

蓝莓山药

甜品

菜品概述

蓝莓山药,又称蓝莓山药泥,制作原料有蓝莓、山药、奶油等。是夏日里既美味又养生,同時又老少皆宜的凉菜,说是凉菜倒是更像饭前甜點,吃起来酸甜可口。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58种蓝莓山药的制作方法。

蓝莓山药cover-1
蓝莓山药cover-2
蓝莓山药cover-3
蓝莓山药cover-4
蓝莓山药cover-5

蓝莓简介

蓝莓(blueberry),是越橘属蓝色浆果。市面上常见的有两种,一种野生,低灌木,矮脚,颗粒较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 240cm 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蓝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機体免疫等功能。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仅有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少数野生蓝莓,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

菜品特色

酸甜可口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山药、蓝莓酱、蓝莓、牛奶、调味料等
第1步材料:山药,蓝莓,牛奶
第2步山药洗净之后,放进锅里蒸熟
第3步自然冷却后,去皮,加入牛奶一起搅拌
第4步倒入模具中定型(用了一次性的杯子,效果还不赖哦)
第5步定型之后上碟,蓝莓酱加入凉开水稀释,淋在山药泥上,加入几颗新鲜蓝莓就可以啦!
做法【二】
材料山药、蓝莓酱、奶粉
第1步准备蓝莓酱,山药,少量奶粉(可以不加)。
第2步山药削皮切成小段。
第3步上锅大火蒸熟。
第4步上如少量奶粉,捣成泥状。
第5步调汁,降蓝莓酱放入小碗中加入少量纯净水搅拌。
第6步将山药揉成团状,浇上蓝莓酱即可。
做法【三】
材料铁棍山药、牛奶、盐、蓝莓酱、牛奶
第1步铁棍山药洗净
第2步上蒸锅,大火蒸30分钟
第3步蒸熟的山药
第4步略微晾凉,剥去外皮
第5步放在袋中
第6步用手捏成泥状
第7步山药泥倒入碗中,加入一克盐,再逐量倒入鲜牛奶,搅拌均匀
第8步呈细腻的粘稠状
第9步选择合适的花嘴入裱花袋中,然后将山药牛奶泥入裱花袋中
第10步蓝莓酱适量,加入少许鲜牛奶
第11步调成略微粘稠的蓝莓汁
第12步将山药泥挤在盘中,上面浇蓝莓汁
第13步好吃又好看的蓝莓山药做好啦
第14步小朋友超级喜欢吃哪
做法【四】
材料山药、丘比蓝莓酱、调味料等
第1步将山药洗净后连皮放锅里隔水蒸10分钟左右
第2步这時候刨皮不象生的那么粘了
第3步将山药切成块状
第4步摆盘
第5步蓝莓酱用少量温水兑开
第6步淋在山药上即成。
做法【五】
材料铁杆山药、蓝莓果酱、白糖、炼乳、调味料等
第1步山药去皮切段,放入蒸锅中,水开蒸二十分钟。
第2步取出用擀面杖捣成山药泥,加入炼乳和白糖搅拌均匀。
第3步团成一个团,用叉子拢出一个小山的形状。
第4步取适量蓝莓果酱。加少许凉白开搅拌均匀。
第5步浇在山药泥上就可以啦,放入冰箱二小時后再吃口感更好。
做法【六】
材料铁棍山药、蓝莓果酱、调味料等
第1步食材如图。
第2步山药在流动的水下刮去皮,洗净。
第3步山药切成小段,再把每一小段山药切成粗细均匀的条状。
第4步上蒸锅蒸二十分钟左右把山药蒸熟。
第5步蒸熟的山药放凉一些。
第6步把山药摆盘成类似井字。
第7步淋上一些蓝莓果酱。
做法【七】
材料山药、蓝莓酱、白糖、调味料等
第1步将山药洗干净,刮去外皮,再切成厚片。
第2步放在蒸屉上,凉水上锅。
第3步蒸至用筷子一插就透就可以了。
第4步取出放入大碗中,趁热倒入白糖,用勺子按压成泥。
第5步将山药泥倒入按压成形,山药泥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模具来整理成好看的形状。
第6步取两勺蓝莓酱倒入碗中,蓝莓酱有些浓稠,要加些凉开水稀释一下。
第7步将蓝莓酱浇在山药上就好了。
第8步我用的是普通的山药,最好选择用铁棍山药,因为它蒸熟后比较面,可以加少许的牛奶拌一下;
第9步蒸好的山药要趁热加入白糖,再按压成泥后白糖也化开了。
第10步方法简单,花费不过十来分钟就做好了。

营养价值

热量

蓝莓山药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83大卡(347千焦),单位热量较低。每100克蓝莓山药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3%。

蓝莓的营养价值

1、蓝莓的果胶含量很高,能有效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心血管健康;

2、蓝莓含花青贰色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

3、蓝莓富含维生素c,有增强心脏功能,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功效,能防止脑神经衰老、增进脑力;对一般的伤风感冒,咽喉疼痛以及腹泻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另外vc还是天然的防晒成分,还能清除皮肤经晒后产生的自由基,对晒后修复有一定作用。vc和花青素共同作用可防治坏血病。

山药的营养价值

1、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機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3、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4、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功效

【山药的功效介绍】:

山药(侯宁极《药谱》)

【异名】藷藇、署预(《山海经》),薯蓣、山芋(《本经》),诸署、署豫、玉延,修脆、几草(《吴普本草》),藷(《山海经》郭璞传),山藷(《别录》),延草(《兼名苑》),王芋(《杂要诀》)。

薯药(《清异录》),淮山药(《饮片新参》),蛇芋(《浙江中药手册》),野山豆(《江苏植药志》),山板术(《广西中药志》),白苕(《四川中药志》),九黄姜、野白薯(《湖南药物志》),扇子薯、佛掌薯(《药材学》),白药子(《杭州药植志》)。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

【植物形态】薯蓣多年生缠绕草本。

块茎肉贸肥厚,略呈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直径2~7厘米,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

茎细长,蔓性,通常带紫色,有棱,光滑无毛。

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名零余子);叶片形状多变化,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长3.5~7厘米,宽2~4.5厘米,通常耳状3裂,中央裂片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呈圆耳状,基部戟状心形,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7~9条基出;叶柄细长,长1.5~3.5厘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极小,黄绿色,成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2至数个聚生于叶腋,花轴多数成曲折状;花小,近于无柄,苞片三角状卵形;花被6,椭圆形,先端钝;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序下垂,每花的基部各有2枚大小不等的苞片,苞片广卵形,先端长渐尖;花被6;子房下位,长椭圆形,3室,柱头3裂。

蒴果有3翅,果翅长几等于宽。

种子扁卵圆形,有阔翅。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山野向阳处。

现各地皆有栽培。

本植物的藤(山药藤)、叶腋间的珠芽(零余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11~12月采挖,切去根头,洗净泥土,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

选择粗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匀,再加微热,并用棉被盖好,保持湿润闷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将两头切齐,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

【药材】①毛山药: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约15~30厘米,直径1.5~6匣米,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未除尽之栓皮,并少数根痕。

质较硬,断面白色,颗粒状,粉质。

气微,味甘微酸,嚼之发粘。

②光山药:呈平滑的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

表面淡黄白色,光滑。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

气微,微甘味酸,嚼之发粘。

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

主产河南。

此外,湖南、湖北、山西、云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四川等地亦产。

一般以河南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古怀庆所属)所产质量最佳,习称怀山药。

除上述正品山药外,在少数地区尚有以日本薯蓣(长江以南各省多有野生,其块茎习称野山药,土山药,原植物参见风车儿条)、三角叶薯蓣(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多种薯蓣属植物的块茎也作山药使用。

【炮制】山药:拣去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为度,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炒山药:先将麸皮均匀撒布于热锅内,俟烟起,加入山药片拌炒至淡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山药片100片,用麸皮10斤)。

《本草衍义》:山药入药,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剐去皮,于屋檐下风径处,盛竹筛中,不得见日色。

一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风紧则干速。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平,无毒。

③《药性类明》:味甘,性凉而润。

④《药品化义》: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

【归经】入肺、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手太阴经。

②《伤寒蕴要》:入手、足太阴二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血分,兼入足少阴经气分。

【功用主治-山药的功效】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①《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②《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

③《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④《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

⑤《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⑥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

⑦《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

⑧《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宜忌】有实邪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芝为之使,恶甘逆。

②《汤液本草》:二门冬为之使。

【选方】①治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三分。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

(《圣济总录》山芋丸)②治湿热虚泄:山药、苍术等分,饭丸,米饮服。

(《濒湖经验方》)③治噤口痢:干山药一半炒黄色,半生用,研为细末,米饮调下。

(《百一选方》)④治心腹虚膨,手足厥冷,或饮过苦涩凉剂,晨朝未食先呕,或闻食即吐,不思饮食,此乃脾胃虚弱:山药一味,锉如小豆大,一半炒热,一半生用,为末,米饮调下。

(《普济方》)⑤补下焦虚冷,小便频敷,瘦损无力:薯蓣于沙盆内研细,入铫中,以酒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

(《圣惠方》)⑥治诸风眩运,益精髓,壮脾胃:薯蓣粉,同曲米酿酒;或同山茱萸、五味子、人参诸药浸酒煮饮。

(《纲目》山药酒)⑦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用之)。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

(《儒门事亲》)⑧治痰气喘急: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之。

(《简便单方》)⑨治肿毒:山药,蓖麻子,糯米为一处,水浸研为泥,敷肿处。

(《普济方》)⑩治项后结核,或赤肿硬痛:生山药一挺(去皮),蓖麻子二个。

同研贴之。

(《救急易方》)⑾治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鲜山药和芎藭、白糖霜共捣烂涂患处。

涂上后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

(《本经逢原》)⑿治冻疮:山药少许,于新瓦上磨为泥,涂疮口上。

(《儒门事亲》)

蓝莓山药泥

蓝莓山药架

温馨小贴士

1 、山药接触空气会氧化,所以去皮后的山药可泡在加了少许白醋的水中,以免变黑。

2、山药焯水時间不宜过长,以保持清脆口感,喜欢吃棉的,可以多焯一会儿。

3 、罐装的蓝莓酱比较稠,可稍加水搅拌,但不宜加太多,导致山药的香味无法品出,也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定,也可不加。

4 、处理山药時戴上一次性手套,山药的粘液粘在皮肤上会使皮肤发痒,事后也可在发痒处抹少许醋。

5 、除了蓝莓酱,可根据自身喜好的口味放其他的果酱,如草莓酱。

6、 如果喜欢丰富的口味,除了山药之外,还可以增加些芋头,将山药和芋头同蒸,蒸好后一起压成泥,用来做这道菜味道更好。

蓝莓山药成品实拍

蓝莓山药成品图1蓝莓山药成品图2蓝莓山药成品图3蓝莓山药成品图4
声明:蓝莓山药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小炒肉

下一道菜:胡萝卜鸡蛋饼

菜品导读 ▽

概述
蓝莓简介
菜品特色
制作方法
营养价值
成品实拍
做法大全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