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麻花

麻花

中国特色传统小吃

菜品概述

麻花,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油炸面食小吃。相传是西汉末年柴文进发明了麻花。现主产于山西稷山、湖北崇阳、陕西咸阳、天津、湖南。其中天津以生产大麻花出名,山西稷山以咸香油酥出名,苏杭以原始工艺出名,湖北崇阳以小麻花出名,天津以大麻花出名。另有天津十八街麻花、河南汝阳县麻花、江苏藕粉麻花、河南宁平麻花、湖南新化赵氏麻花各具特色。做法是以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油炸而成。

在中国北方地区,立夏時节有吃麻花的古老习俗。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13种麻花的制作方法。

麻花cover-1
麻花cover-2
麻花cover-3
麻花cover-4
麻花cover-5

引证解释

1. 一种食品。用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以油炸成。 鲁迅《而已集·拟豫言》:“茶店,浴堂,麻花摊,皆寄售《现代评论》。”

2. 方言。形容衣服因穿久了磨损成将破未破的样子。如:这件衣服袖子都麻花了。

3. 方言。川话,形容像吃的麻花一样扭在一起,弄不清楚。如:看见某个搞不清的的东西,就问这是啥子麻花哦。

历史传统

麻花因其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被历来的文人墨客大加赞誉。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就曾定有一首赞美麻花的诗,《寒具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相传很久以前,大营一带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如今的麻花。

麻花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麻花是油炸食品之一,外形呈铰链形,故又称“铰链棒”。有甜、咸两味之分。甜味的又有拌糖的(外表撒砂糖粉)和不拌糖的区别。

麻花文化:几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中,小麻花是炎黄子孙喜爱的民族传统食品。如今小麻花利用现代技术改进了工艺,同時继承了麻花传统的制作技艺,使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再次焕发了青春。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面粉、玉米油、盐、水
第1步400克面粉加40克玉米油加5克盐,165克水揉面团,盖好盖子,醒20分钟。
第2步搓长条。
第3步切小剂子,盖上纱布,醒10分钟。
第4步取一个小剂子,搓细长条,约30厘米。
第5步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
第6步再重复一次,做成麻花生坯。
第7步依次做好剩下的。
第8步我还做了些放葱的麻花生柸,放葱最好在第一步就放。
第9步锅里放油烧至2成热,(手放油上面感觉微热)小火,放入麻花生坯,炸约10分钟,记得翻面。
第10步炸至金黄。
第11步如果想吃甜的,小碗里放适量白砂糖加开水融化。
第12步麻花滤油的時候,趁热刷个全身,这就是甜麻花了。
第13步麻花滤油,全在这了。
第14步待彻底凉却后,装入盒中保存。甜的麻花有亮泽。
做法【二】
材料鸡蛋、葵花籽油、牛奶、盐、芝麻、菜籽油
第1步鸡蛋一个。
第2步加入葵花籽油和牛奶后打散。
第3步加入适量面粉。
第4步加入芝麻。
第5步揉成面团醒30分钟。
第6步将醒好的面团擀成薄片。
第7步用刀切成条。
第8步二个一条卷起。
第9步依次做成麻花。
第10步锅中放入菜籽油。
第11步油烧至七、八成热時放入麻花,小火炸至。
第12步麻花漂浮上来后翻面再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沥干油装盘。
做法【三】
材料面粉、盐、葡萄糖粉、白芝麻、小苏打、鸡精、色拉油、鸡蛋、臭粉、水
第1步把所有材料放入和面機里,打成光滑面团就行。可以不同的配料做成不同品种的麻花:甜和咸麻花,葱香麻花,奶香麻花,香辣麻花,水果味麻花等等。
第2步和面光滑面团后,用盆装好。盖起保鲜膜防止面风干,醒30分钟。
第3步这个是手工麻花,不适合麻花機制作.只能用手搓。
第4步醒好面后,用压面機多压几次.压成光滑面条。
第5步再用刀切条,切均匀。
第6步切条后,用保鲜膜盖住醒20分钟。
第7步两手搓两头,反方向搓起劲.搓成麻花就行两。
第8步直接放油锅开炸,油温在170度。
第9步炸成金黄捞起沥干。
第10步摆盘。
第11步成品。
做法【四】
材料面粉、鸡蛋、油、发酵粉、盐、水
第1步先用温水混合酵母,再加入混合均匀的鸡蛋、油,加入面粉及所有材料,和成光滑的面团;
第2步盖上保鲜膜,放到温暖的地方,发酵成原面团的2倍大;
第3步面案抹油,把面团用擀面杖擀成2厘米厚的大面片,静置20分钟
第4步用刀切成长条,用手搓成光滑的粗条状,拧成麻花的形状,把做好的麻花坯子放到面案上,盖上保鲜膜,二次发酵30分钟;
第5步热油,油温6、7成热時放入麻花,勤翻动,避免炸糊;
第6步麻花浮起后,炸制两面金黄色即可。
做法【五】
材料面粉、花生油、盐、水
第1步面粉、花生油、盐、水、将面粉放盆中倒入油400g面粉放40g油、5g盐、用手将面粉和油搓均、(油多则后面难操作)、搓透后加水揉成面团(面团不可太硬)盖湿布饧20分钟。
第2步将饧好的面团拿出再次揉均、搓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盖湿布再饧10分钟。
第3步饧好后均匀的搓成细长条、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
第4步再重复一次、做成麻花生坯。
第5步依次做好所有的小剂子、成麻花生坯。
第6步锅内放多油烧至2成热時下入麻花生坯、(2成热的油温变化不大用手置于油锅上面微微感觉有點热)。
第7步在2成热的油温中炸至8-9分钟、颜色金黄即可捞出。
第8步炸好的麻花。
做法【六】
材料面粉、芝麻、鸡蛋、糖、盐、油、泡打粉、纯牛奶
第1步备好图中材料,鸡蛋,盐,糖,油,泡打粉一起加入面粉中
第2步加入适量牛奶,搅拌成絮状
第3步揉成光滑的面团,醒半个小時
第4步醒好后,摊开年,撒上芝麻,正反面都需要
第5步切成条状
第6步逆時针揉搓,如图
第7步拿起后会自然缠绕在一起
第8步再重复一次,然后再次缠绕,收好连接口,以防炸的時候散开
第9步做好如图
第10步锅内下油,5层热,即可放入胚子,炸至金黄色即可
第11步成品图
做法【七】
材料面粉、酵母、盐、鸡蛋、玉米油、糖、清水
第1步所有食材放入面包桶。
第2步面包機揉面20分钟。
第3步揉好的面团收圆放入盆里,盖盖子,发酵至两倍大。
第4步发好的面团。
第5步充分排气后擀成长方形面片。
第6步切成条,宽度大概1厘米。
第7步取一条慢慢搓长,对折。如果不容易搓或者回缩严重,可以中间松弛一次。我这个面团揉和发都比较到位,很容易搓长。
第8步捏住两端,反向上劲儿。
第9步再次对折,收口塞好,一个麻花生胚就做好了。一个人操作,不容易拍照,我没拍,大家脑补一下吧,其实很简单。
第10步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二次发酵。
第11步二次发酵后的麻花蓬松轻盈。
第12步锅里油烧至三四成热,下麻花生胚,中小火慢炸。
第13步其间可以反复拨弄麻花,使其受热均匀,上色均匀。
第14步炸至表面金黄酥脆立刻。
第15步捞出,竖放,用厨房纸吸去多余油脂即可。热食冷吃都好吃。

起源传说

麻花据传是由西汉末年柴文进发明的,西汉末年,王莽阴谋篡位追杀刘秀,柴文进偷偷将刘秀藏在柴家后院的枯井,由于枯井潮湿不宜保存面食,柴文进绞尽脑汁用油炸面食送到枯井供刘秀食用,刘秀问这是什么美食如此好吃,柴文进脱口便说是“麻花”,从此麻花传遍千家万户。后来人们过年時油炸麻花,寓意长长久久、长寿、年年有余,正适合正月初五送“穷年”这天吃,寓意着好日子长长久久。炸麻花也是正月初五这天的传统习俗,人们舞火把结束后,回到家中炸麻花。据说,炸麻花能炸老鼠眼睛,炸得越凶,老鼠就死得越多。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炸麻花和老鼠死并没有啥关系,只是人们祈福粮食不被老鼠祸害。

主要品种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時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销售,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颇受欢迎。

天津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苏杭藕粉麻花

苏杭小吃一直受宫廷所钟爱,苏杭藕粉麻花以冰糖藕粉为主料,健脾开胃,益气补血。体弱多病,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者有为适宜。藕粉麻花金黄醒目,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好吃不油腻,多吃亦不上火。其中以香掉牙麻花最为出名。

伍佑麻花

伍佑风味名點。因坯形如绳,俗称油绳。相传有200多年历史。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時,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大获赞许。伍佑镇上“五云斋”、“董大同”、“房裕升”等茶食店都是经营此物的百年老店。由于用料讲究,工艺求精,素以香、甜、酥、脆闻名。加之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色泽赤红鲜亮,入口油而不腻,甜中有香,成为居家、旅游、馈赠佳品。今又增添了精美辅料,使色、香、味更突出,年产量猛增到数万斤,已获省优质产品合格证书。

大营麻花

河南陕县大营镇大营村是全国闻名的“大营麻花”原产地,这里的麻花有脆、酥、香等特點。大营村老刘氏麻花加工公司经理刘和平于2001年9月27日炸出的长2.66米、直径0.3米、重量88千克的巨型麻花,共使用面粉75千克,鸡蛋80个,特制了长3米的炉灶和油锅,用食用油500多千克,在15个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升降链辅助下烹炸完成。经县公证处当场公证,将采用真空密封方式保存,带上有关申报资料再次申报,冲击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成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长的麻花。

温水和面、发酵,兑入鸡蛋等调料,搓条合股成蚕蛹状,油炸,拉开,成型。黄焦酥脆,甜香适口,久放不干。大营麻花始于清朝,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独特的配料和口感,有别于天津、山西、陕西等地麻花,成为享誉晋、陕、豫“金三角”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其基本配料为精面、食盐、鸡蛋、糖等,分为甜、咸两种,均为硬面和就,具有“香、酥、脆”之特點。解放后,大营麻花经三门峡市饮食服务公司厨师蔡元贵改进,制作技术和配料工艺大为提高,形成独具一格的“大营麻花”。麻花长尺许,色泽柿红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黄焦酥脆,久放不干,营养价值较高。2001年9月27日,带头人刘和平炸出一根长2.66米,直径0.3米,重达88公斤的巨型麻花,冲击吉尼斯世界麻花记录,并获成功,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作过专题报道。

大营麻花的起源和一个动人的传说有关。据村中老人回忆,明末時,大营一带毒蝎横行,危害甚广。遭毒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所以,大营麻花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康泰平安的寓意。每逢年节或红白喜事,当地人总要用麻花待客或作为馈赠佳品传情达意。大营麻花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及联络情谊的特殊作用,逐渐成为带有浓郁豫西风情的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含水量的多少,大营麻花可分为软面和硬面两种。最初,大营制作的麻花多属“软面型”。19世纪中叶,大营人又炸出了含水量较少的“硬面”麻花。这种麻花长尺许,色泽柿红透亮,棱角分明,香甜酥脆,久放而不干,营养价值较高,一面世就受到了黄河两岸群众的喜爱。清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由西安回銮北京路过大营時,品尝了大营麻花后赞不绝口,称其“香”、“酥”、“脆”,遂赐为贡品。成为贡品的大营麻花身价扶摇直上,工艺配方由创始者口传心授,秘而不宣。寻常百姓也只能在喜庆婚宴、走亲访友、重大节日時偶尔品尝一下。多少年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大营麻花一直“深藏闺中”。

“旧時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拂去数百年的历史烟云,大营麻花也揭去了昔日贡品的尊贵面纱。如今,一家家麻花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营村的街头。这些店面的规模都不大,麻花也完全是靠手工炸制的。炸麻花的师傅舞动着灵巧的手臂,将那些细长的面坯搓动、折叠、拧花,丢进滚烫的油锅里,然后不停地用一双长筷子翻搅,很快,一根又黄又脆的麻花就出锅了。“别看同样是翻搅,大营的麻花就是与外地的不同。”一位师傅告诉记者,“能掉在地上拾不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大营麻花!”

说起麻花,不能不提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它不仅是国内最早的麻花世界基尼斯纪录保持者,而且早已开发出了系列产品,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风味佳品。桂发祥的麻花多夹有什锦馅料,比较适合南方人的口味。与大营麻花比较起来,天津麻花多了些甜腻,少了些酥脆,且价格相对较贵。大营麻花因为配料和制作工艺上的特點,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仅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其系列甜食麻花也受到了南方人的喜爱。同時,低廉的价格也使大营麻花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长期以来,大营麻花一直靠手工制作,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在高度市场化的当下,仅靠手工作坊能把这一古老的民间饮食文化发扬光大吗?

咬金麻花

陕西关中的咬金大麻花传承了原始制作工艺(不含任何添加剂),选材非常考究,以优质春小麦和纯压榨菜籽油为主要食材,采用传统发酵方式(酵头发酵),不仅保证了麻花口感清香酥脆,还使其色泽自然呈现金黄,深受三秦大地老百姓的喜爱。

咬金麻花的来源,相传程咬金在大赦出狱归途中,典当囚衣买麻花来孝敬老母,成为一段佳话。而在关中腹地起源的麻花金黄醒目,食者犹如咬金子。老百姓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喜爱与敬重,便在坊间与麻花融为一体。这或许是秦人对百善孝为先最好的诠释吧。

咬金麻花制作方法:

用传统发酵工艺的“面头”做酵头,将食盐溶于水中与面粉混合均匀,纯手工揉搓,直至面团光滑发亮;然后将面团分成每个100克的小面条,逐个搓成粗细均匀的麻花生坯。待麻花生坯全部搓完后从第一个搓制的开始炸起。选用纯正菜籽油在锅内加热一百二十度,放入麻花生坯,用长筷子轻轻捋直,待浮起,颜色呈金黄時捞起即可。

咬金麻花历史悠久,不仅深受三秦大地老百姓的喜爱,也以其“色泽金黄,口感清香,味道纯正”的特點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其主要特點是:好吃不油腻,多吃不上火,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热量适中、低脂肪,健胃益脾,老少皆宜,是不可多得的传统美食之一。它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既是理想的休闲食品,又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义乌红糖麻花

义乌红糖麻花是义乌的传统风味小吃。到了每年的10、11月份,义乌就开始了榨糖活动。大致步骤是这样的:先把糖梗在機器里压干,把糖水盛在锅里,放點小苏打,糖水里的杂质就变成泡沫,浮在水面上,工人们把泡沫捞上来。等糖水沸腾后,将糖水传到第二口较小的锅,糖水变浓了,也变少了……就这样往后面传,越到后面,锅越小,且水分的蒸发使得糖水越来越浓。到了最后一口锅,不停地搅拌,待成为糖浆后便可出锅了。趁着糖浆还没冷却变硬,将糖浆均匀浇在铺好的麻花上。新鲜的红糖麻花就出炉了。

天津大麻花

【用料】面粉25公斤,植物油12.5公斤,白砂糖6.75公斤,姜片250克,碱面175克,青丝、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芝麻仁750克,糖精5克,水7.5升。

【制作方法】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准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機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機,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一部分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按光条、 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捏好咀)。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時,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软麻花

【原料】:面粉1000克 干酵母 泡打粉各12克 白糖300克 油100克 水450-500克

【制法】:

1.将干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干酵母,泡打粉,拌合均匀,扒坑。

2.将水、糖放入盆内,顺一个方向搅拌,待糖全部溶化后放入豆油,再搅拌均匀,倒入面坑内快速掺合再一起,合成水揉糖发面面团稍醒,反复揉三遍(醒10分钟揉一遍),最后刷油,以免干皮。

3.待面发启,搓长条下等量小剂刷油稍醒既可搓麻花。

4.先取一个小剂搓匀,然后一手按住一头一手上劲,上满劲后,两头一合形成单麻花劲,一手按住有环的一头一手接着上劲,劲满后一头插入环中形成麻花。

5.大锅上火放宽油,烧至七成热時,将麻花放入油锅炸至沸起后翻个炸,成中红色出锅既成。

脆麻花

是北京清真小吃的常见品种,脆麻花不仅北京有南方也有,形状、质地基本相同。北京除脆麻花外,还有芝麻麻花、馓子麻花、蜜麻花等,所以《故都食品百咏》中有诗说:“麻花烧饼说都门,名色繁多恣饱吞,适口价廉随处有,一年四季日晨昏。”脆麻花先将红糖、苏打、油加两倍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也有用明矾、碱面、红糖、糖桂花和面的做法,成面团后,再揉进温水,盖上湿布饧10分钟。制作時将饧好的面团揪成小剂,搓成约10厘米的长条,放入盘中刷一层油,码三四层再饧一会儿后,拿起一根搓成长绳条,合成三股,做成麻花,它的规格长约12厘米,条要均匀,呈棕黄色,每根约重30多克。将油倒入锅内,用旺火烧六成热時,将麻花坯子分批下入油中炸制,要随做随炸,炸時用筷子将麻花坯子在油里抖动,使条与条之间稍微松散开,便于炸透,待炸至棕黄色時即成。脆麻花特點是焦、酥、脆,有甜味,存放几天仍保持脆性。

炸麻花有两种,一种是倒三股麻花,一种是绳子头麻花。绳子头麻花是用双手按着左右两端搓上劲,把两端悬空提起合拢,条应当搓上劲,会自动拧成麻花状,再把合拢的两端轻轻地捏在一起,下油锅炸,这种方法名为绳子头。还有一种是芝麻麻花,做法与脆麻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芝麻麻花揪小面剂時,要滚上用开水拌好的麻仁。还有一种芙蓉麻花做法也基本相同,但炸好后,滚上一层用熟面粉与白糖混合的糖粉它们都有焦脆的特點,食之口感都很好。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佳品,很受百姓欢迎。也有叫它馓子、环饼的,是麻花类的花式品种。据说环饼远在战国時期就有了,秦、汉以后,为“寒食节”的必吃食品。

制作方法:先将矾 、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搓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搅拌,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搓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搓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顺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状,下油烹炸。炸時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 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形,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此食品甜酥脆,味道独特,既可下酒亦可单食。

先将小苏打(baking soda)、糖、油加水溶,掺入面粉,揉和均匀,搓成长条,盘卷起来,醒面,下剂子。每个小剂子分别搓成8厘米的长条,码在盘中,码放一层,刷一层油,码3-4层醒着。醒好后,拿起一根,搓成细长绳条,合成三股,拧成麻花状,每个约12厘米。入油锅炸,油六成热,用筷子轻轻拨动,浮出油面,捞出凉凉即可。

蛋酥麻花

原料:面粉5000克,鸡蛋1500克,油1500克,老酵面500克,糖500克,明矾50克,碱50克。

做法:

1.把糖、碱、明矾用温水2000克化好。将面粉倒入盆内,加加鸡蛋液和500克老酵面与化开的溶液一起和好揉匀,放在面案盖上湿布饧10分钟,用刀割下一块,搓成长条,压成扁形,剁成小长方条,再搓成长条,将两头合拢拧上劲,折叠一下再拧上劲,如此重复二次形成八股,即成麻花。

2.锅内将油烧到八成熟,将生麻花下入,炸到金黄色至熟即可。

特點:色泽金黄色、造型美观、脆酥香甜。

四川麻花

四川渠县、广安、重庆部分地区在端午节時候通过制作麻花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做法:

1.先将苏打粉(小苏打-baking soda)、红糖掺入面粉,揉和均匀,搓成长条, 盘卷起来,醒面, 抹點菜籽油。

2.下剂子。每个小剂子分别搓成4厘米的长条,码在盘中,码放一层,刷一层油,码3-4层醒着。醒好后,拿起一根,搓成细长绳条,合成三股,拧成麻花状,每个约10厘米。

3.入油锅炸,油六成热,用筷子轻轻拨动,浮出油面,捞出放凉即可食用。

4.麻花用塑料袋封装密封装好可以保存很久,可以供8月份收割稻谷時候做零食充饥。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麻花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527 千卡
蛋白质8.3 g
脂肪31.5 g
碳水化合物53.4 g
不溶性膳食纤维1.5 g
99 mg
67 mg
136 mg
213 mg
26 mg
1.01 mg
0.23 mg
3.06 mg
7.2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05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01 mg
烟酸(烟酰胺)3.2 mg
维生素e21.6 mg

麻花成品实拍

麻花成品图1麻花成品图2麻花成品图3
声明:麻花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萝卜炖牛肉

下一道菜:卤味拼盘

菜品导读 ▽

概述
引证解释
历史传统
制作方法
起源传说
主要品种
食物营养成分
成品实拍
做法大全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