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产地
因气候的不同,烧奶茶的方式有两种,南方讲究个“拉”,两个杯子间牛奶和酽茶倒来倒去,在空中拉出一道棕色弧线,以便茶乳交溶。
烧茶的工具也不同,烧茶多用一口满是沸腾牛奶的大锅,和一个装煮好酽茶的大铜壶,铜壶带龙头,常画上一只竖眼和三道扛,象征主神湿婆(shiva),有時还装饰着新鲜的茉莉花串。煮茶则简单得多,一个煤油炉加一口小铝锅,哪里都能开张。
茶原产于中国,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传到印度。印度最早栽培茶树的地区是在西北部的阿萨姆,据说英国人就是从当地的部落那里学会喝茶的,由此看来,著名的英国下午茶也是印度奶茶的变种。当今世界最有名的茶产地当属大吉岭,尽管只有150多年的栽培史,其产量已占到印度总产量的25%。最好的头摘茶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到1公斤220美元,不过全世界每年销售的六万吨大吉岭茶中,真正出自大吉岭的只有一万两千吨。
中国香港
英国人喝茶学自中国,但喝法却别创一格,喜欢加入糖和奶,或者柠檬片同喝。传入香港后奶茶柠檬茶统称“西茶”,以别于传统喝法的“唐茶”。英式奶茶在香港由于口味清淡,香港人并不喜欢,于是有茶餐厅老板灵機一动,在英式奶茶的基础上研制出港式奶茶,茶味浓郁,奶香悠久,风靡香港一百多年而历久不衰。
台湾地区
起源于台湾的珍珠奶茶,则于奶茶中内加入由黑砂糖等材料煮熟后外观乌黑晶透的粉圆,遂以“珍珠”命名,另可加入布丁、椰果等各式配料,调制特殊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已传入世界各地,唯欧美地区仍不易见其踪影,且价格亦相对昂贵。
饮用禁忌
虽然奶茶一般包含了牛奶,但有些奶茶中的奶却并非是牛奶,而是用植脂末代替的。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有氢化植物油、葡萄糖浆、酪朊酸钠和硅铝酸钠,而部分氢化植物油则含有反式脂肪酸。科学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用植脂末做的奶茶,每300毫升(相当于中杯奶茶)中就有0.5-2.7克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长時间喝奶茶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一杯奶茶的含糖量也不容小觑。
除了反式脂肪酸和糖,打造奶茶良好风味和口感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脂肪,但是摄入过量的脂肪会引发肥胖。在带有奶盖的奶茶中,脂肪含量尤其高,平均值为7克/100毫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克,喝这样一杯奶茶相当于摄取了两顿饭的脂肪。所以奶茶虽然好喝,但还是适量为宜。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红茶叶、三花淡奶油、白糖、清水 |
第1步 | 红茶洗净备用。 |
第2步 | 将清水倒入锅中煮沸。 |
第3步 | 加入红茶叶,煮十分钟。 |
第4步 | 将煮好的茶水过筛掉茶叶。 |
第5步 | 重新倒入煮锅,加入白糖。 |
第6步 | 倒入淡奶油。 |
第7步 | 稍微抬高下煮锅,再倒入杯中。 |
第8步 | 趁热喝或者加入冰块。 |
做法[一]详细图解 » | |
做法【二】 | |
材料 | 红茶、纯牛奶、白糖、全脂奶粉、清水 |
第1步 | 红茶包放入奶锅,加入清水,开火煮开。 |
第2步 | 开锅后改小火,煮五分钟。 |
第3步 | 红茶煮好后,关火,放入白糖,搅拌化开。 |
第4步 | 加入牛奶。 |
第5步 | 拿出茶包,加入奶粉,搅拌均匀。 |
第6步 | 煮到牛奶刚冒泡,马上关火。 |
第7步 | 凉透后食用。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红茶、牛奶、冰糖、调味料等 |
第1步 | 红茶泡好,滤出茶汤。 |
第2步 | 茶汤放入奶锅加入冰糖,小火加热至糖融化。 |
第3步 | 加入牛奶。(给孩子喝的,奶多茶少。) |
第4步 | 小火煮开 |
第5步 | 关火。 |
第6步 | 成品。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开水、红茶包、牛奶、糖、调味料等 |
第1步 | 准备所需材料 |
第2步 | 红茶包放入杯中,倒入开水泡3分钟。 |
第3步 | 杯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
第4步 | 倒入泡好的红茶。 |
第5步 | 搅拌一下,让白糖完全溶化。 |
第6步 | 牛奶放微波炉里微波1分钟,然后倒入杯中搅拌均匀即可。 |
做法[四]详细图解 » | |
做法【五】 | |
材料 | 红茶、怀正玫瑰、牛奶、调味料等 |
第1步 | 将红茶包和玫瑰花放入杯中。 |
第2步 | 加适量开水冲泡,静置2分钟。 |
第3步 | 红茶和玫瑰花泡开后,加适量蜂蜜。 |
第4步 | 把红茶包取出来,(红茶包可以冲泡2~3次)。 |
第5步 | 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
第6步 | 自己动手,3分钟即可冲泡出一杯,飘着玫瑰清香的健康奶茶。 |
做法[五]详细图解 » | |
做法【六】 | |
材料 | 牛奶、红茶、糖、奶皮子、调味料等 |
第1步 | 红茶加奶皮子小火干炒出茶香味,没有奶皮子就干炒茶叶激出香味儿。 |
第2步 | 放入纯牛奶,适量白糖煮沸即可。 |
第3步 | 过滤茶叶渣子,之前已经加入了奶皮子(起到顺滑的口感,也有點像酥油茶的感觉),也可加入炼奶,即使不加口感也很好了,怕胖的就茶、奶、糖即可。总之反正都是胖,我还是选择口感更佳的喝法。 |
第4步 | 之前手工制作的糯米圆子速冻存着,我不喜欢珍珠的硬度,感觉只是在吃淀粉了。 |
第5步 | 泡上软糯的圆子很舒服。 |
第6步 | 没有Q弹的感觉,只有软软糯糯的甜甜的。 |
第7步 | 配上新鲜的玉米、果蔬沙拉,轻食的一餐解决了。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 |
做法【七】 | |
材料 | 牛奶、铁观音、调味料等 |
第1步 | 用料 |
第2步 | 将茶叶放入料理機 |
第3步 | 加入牛奶 |
第4步 | 盖紧盖子 |
第5步 | 通电 |
第6步 | 选择蔬果键 |
第7步 | 启动 |
第8步 | 牛奶飞速旋转 |
第9步 | 搅打结束 |
第10步 | 倒出饮用 |
做法七详细步骤 » |
科普
奶茶盖上的孔为什么这么多?每个孔都有什么用呢?
在目前的奶茶品牌中,最流行的是“三孔盖”,如霸王茶姬、喜茶、茶百道等,杯盖上多有三个不同大小的孔。但具体的设计上又有些差异。
这些孔中,用得最多的是盖沿的椭圆形孔,适合直接对嘴喝热饮,防止用吸管喝時被烫到。靠近杯盖中心的位置,还有一个大圆孔,主要用于插大圆吸管,珍珠、果肉都能吸得到。至于细扁的三品管,上面两个孔都能用,喝奶茶更有滋味。除了大孔,盖上往往还有一个小细孔,主要用于平衡气压。这是因为,当热饮倒入杯中時,内部气压升高,小孔能让多余的气体排出,防止盖子因压力过大而变形或液体溢出。在饮用時,小孔的存在也能使空气进入杯内,帮助奶茶顺畅地流出,同時避免因气压差导致液体突然喷溅,减少烫伤的风险,进一步提升饮用体验。
据2024年12月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在包含霸王茶姬、喜茶、沪上阿姨、奈雪的茶等大量品牌的新式茶饮赛道,63.1%的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外卖平台下单购买。
而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颠簸、碰撞,通过设计透气孔、回流盖等形式,能够防止杯内饮品洒漏。对于消费者来说,能显著提升饮用体验,对商家来说,也能大大减少投诉、降低退货率。除了便于外卖运输,这样设计也便于顾客随身携带,能满足人们边逛边喝的饮用场景。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新式茶饮的场景中,“逛街购物時”占比接近半数(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