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源流
历史典故
说法一
古時,周人由豳(bīn)(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岐之周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县),在渭河边和北原上繁衍生息。后渭河有一恶龙为祸,大旱三年,民不聊生。周氏族人不忍离开经过数代开拓出的家园,奋起反击,大战七日才将恶龙杀死,饥饿的人们为庆祝胜利,将龙杀了和面集体食之,觉得鲜美无比。于是在以后庆祝这次胜利時,便用猪代替龙和面集体食之。后来扩展至其他节日和祭祀。这臊子面也渐渐传开,而其做法也渐渐流传中得到了发展。
说法二
岐山文化馆李辛儒先生还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神来之食岐山臊子面》。据他考证,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即先敬神灵祖灵,剩下的才轮到君卿,最后才是一般人。这种遗俗在岐山长期存在,不论谁家办红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汤称"福把子",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辈数和身份次序上饭。过去吃面剩下的汤不能倒掉,还得回锅。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臊子面是岐山和关中一带招待客人的便饭,新媳妇过门,孩子生日,老人祝寿,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
说法三
来源于唐代的“长寿面”。臊子面是在唐代"长命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猗觉寮杂记》上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世所谓'长命面'者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刘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长命面"。它是唐代時款待客人的佳點。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時,特别喜食这种面条,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据史实,臊子肉发源于北宋時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但当時是否已经出现"臊子面",还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问世。
发展状况
在许多旅游区附近就有专门搞农家乐特色的臊子面,成为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的新亮點、岐山旅游的新突破。臊子面也让岐山普普通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例如岐山周公庙和五丈原诸葛亮庙附近都有。周公庙附近的北郭民俗村是真正将臊子面这美味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因此也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民俗村臊子面接待户创始人北郭民俗村妇女主任庞翠侠可谓是近些年对臊子面做出最大贡献的一个人。1998年她第一个带领村民在家里卖起了臊子面,从最初的6户发展为现代的一大产业,而今已有二十多年,也正是因此带动岐山民俗村这二十多年飞速的发展。
风味特点
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點。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
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以面:薄、筋、光,汤:煎、稀、汪,味道:酸、辣、香为特色,吃口柔韧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點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得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臊子面对关中地区的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一般招待两顿,所谓早饭和午飨,而早饭臊子面即为主食。
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岐山的臊子面历史悠久,起源于商周,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大小饭店都供应臊子面,或者干脆就起个“岐山臊子面馆”“臊子面馆”或“老**臊子面”等只卖臊子面。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挂面、青椒、土豆、三文冶、黄花、冬瓜、葱、韭菜、炒熟猪肉、香菜、香茹、豆腐、胡萝卜、调料粉、红烧酱汁、酱油、盐、醋、鸡精 |
第1步 | 香菜,韭菜切沫 |
第2步 | 置于碗中备用 |
第3步 | 青椒,胡萝卜,土豆,黄花,三文冶,豆腐,葱,香菇切块。 |
第4步 | 盛于碗中 |
第5步 | 油烧热将碗中块菜炒半熟加一勺炒好的猪肉翻炒至熟 |
第6步 | 盛入碗中 |
第7步 | 炒菜锅加水烧开倒入些许臊子 |
第8步 | 臊子水开,投入韭菜香菜沫 |
第9步 | 那边烧臊子水,这边面煮熟放于水盆中 |
第10步 | 捞面置碗中 |
第11步 | 臊子浇于面上,酱油,醋,盐,辣椒自行调之。 |
做法一详细步骤 » | |
做法【二】 | |
材料 | 牛肉、胡萝卜、土豆、压面条、西红柿、豆腐、木耳、葱、姜、调味料等 |
第1步 | 所需食材 |
第2步 | 牛肉切丁,姜切丝 |
第3步 | 土豆切丁漂水,胡萝卜豆腐切丁,西红柿随意切,木耳切小条 |
第4步 | 锅内放油放几粒花椒,先将牛肉炒至水分干 |
第5步 | 放入葱姜料酒少许生抽 |
第6步 | 翻炒片刻 |
第7步 | 倒入土豆胡萝卜西红柿 |
第8步 | 大火翻炒,食材的水分全部溶解 |
第9步 | 一定将锅内的汤汁炒干即可 |
第10步 | 因为锅太小换高压锅煮汤 |
第11步 | 加水倒入豆腐和木耳,我用的是冻豆腐,豆腐买多了就冻冰箱,木耳最好焯过水再用 |
第12步 | 开锅后需小火煮25分钟,调醋和盐,喜欢香菜的可切些提味 |
第13步 | 开锅下面,面是现买的機器压面 |
第14步 | 煮熟浇汤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土豆、豆腐、红萝卜、木耳、菠菜、猪肉馅、花椒、盐、酱油、淀粉 |
第1步 | 准备材料洗干净备用 |
第2步 | 肉馅备用 |
第3步 | 葱姜蒜切末 |
第4步 | 把材料都切成小丁 |
第5步 | 热锅烧油先炒肉馅 |
第6步 | 待肉变色后放葱姜蒜翻炒 |
第7步 | 放盐花椒酱油继续翻炒 |
第8步 | 加入切好的各种丁 |
第9步 | 好,一锅烩,炒2分钟左右 |
第10步 | 加开水,搅动着菜和水的比例差不多1比1就ok |
第11步 | 这時候把盐和鸡精放上,尝尝比平時炒菜的咸一點,因为要拌面哦!调好水淀粉 |
第12步 | 锅开之后左手边搅动右手边慢慢倒入水淀粉 |
第13步 | 调至稠稀均匀即可,放入菠菜马上关火! |
第14步 | 当当当,臊子面来了!再配上油泼辣子,绝了! |
做法[三]详细图解 » | |
做法【四】 | |
材料 | 面、猪肉、土豆、木耳、干香菇、鸡蛋、胡萝卜、黄花、菠菜、葱、老抽、盐、姜、生抽、淀粉 |
第1步 | 土豆、胡萝卜、水发(木耳、黄花、干香菇)、瘦肉切丁,菠菜切段,准备鸡蛋,葱、姜末。 |
第2步 | 锅中放一點清油开小火放入猪肥肉炼油(70%植物油30%动物油)练好后油烧开 |
第3步 | 下入瘦肉丁翻炒 |
第4步 | 肉色变白加入葱、姜末,炒香 |
第5步 | 加入老抽、花椒粉炒香 |
第6步 | 炒香后出锅备用 |
第7步 | 另起锅清油烧开 |
第8步 | 下入土豆、胡萝卜丁,加盐、老抽、生抽翻炒 |
第9步 | 炒匀后下入木耳、黄花、香菇丁继续翻炒 |
第10步 | 下入炒好的肉臊子,翻炒均匀 |
第11步 | 加入清水,烧开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生抽) |
第12步 | 烧开后打入蛋花、放入菠菜烧开,开过后水淀粉勾芡(厚一點) |
第13步 | 烧开备用 |
第14步 | 面煮熟后加入臊子汤即可(煮面过程略)。 |
做法四详细步骤 » | |
做法【五】 | |
材料 | 猪肉、豆角、娃娃菜、木耳、油、水、面条、玉米面、盐、姜、五香粉、酱油、康师傅调料包 |
第1步 | 豆角洗净去筋切小丁,木耳泡发洗净切小丁 |
第2步 | 娃娃菜洗净 |
第3步 | 切小丁 |
第4步 | 大肉切大片 |
第5步 | 改刀切条 |
第6步 | 在切小丁 |
第7步 | 装盘备用把姜也切小丁 |
第8步 | 加盐 |
第9步 | 取味及鲜酱油 |
第10步 | 放五香粉和酱油少许搅拌 |
第11步 | 锅烧热 |
第12步 | 倒油倒入肉丁 |
第13步 | 下其它材料一起翻炒 |
第14步 | 加水 |
第15步 | 放入康师傅调料包 |
第16步 | 下入手工面煮熟捞出 |
第17步 | 加上臊子即可 |
做法五详细步骤 » | |
做法【六】 | |
材料 | 土豆、茄子、豆腐、面粉、葱、姜、西红柿 |
第1步 | 茄子土豆豆腐洗净备用 |
第2步 | 葱姜切丝西红柿小的两个,切丁茄子土豆豆腐分别切丁 |
第3步 | 炒锅放油放入葱姜丝 |
第4步 | 炒锅放油放入葱姜丝 |
第5步 | 炒香后放入土豆煸炒1分钟加入适量的老抽 |
第6步 | 加入切丁翻炒均匀 |
第7步 | 翻炒均匀加水 |
第8步 | 烧开水后倒入西红柿 |
第9步 | 放入豆腐丁 |
第10步 | 这時候把手擀面切出来备用。准备另一个锅煮面 |
第11步 | 水开后下入面条,面条飘起来就熟了 |
第12步 | 最后一种材料下锅,大火10分钟就可以了 |
第13步 | 我特别爱吃荷包蛋,就煮了一个自己享用 |
第14步 | 我吃了一大碗哦 |
第15步 | 妈妈,我,还有弟弟吃光光了!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 |
做法【七】 | |
材料 | 手工面条、五花肉、油、豆腐、胡萝卜、土豆、芹菜、土鸡蛋、蒜苗、茴香、桂皮、大料、岐山香醋、油泼辣子、酱油、料酒 |
第1步 | 准备适量的猪肉,最好是后腿肉比较好一點,要肥肉和瘦肉成1:1的比例。 |
第2步 | 把准备好的猪肉用刀切成丁备用。 |
第3步 | 取电饼铛,插上电源,然后加點油进去。 |
第4步 | 把准备好的鸡蛋打散,倒进电饼铛中,摊成鸡蛋饼。 |
第5步 | 取炒锅,上锅热油,等油热了加入调料爆香。 |
第6步 | 然后加入肉丁一起翻炒。 |
第7步 | 在加入自制的油泼辣子翻炒,再加入生抽、料酒、酱油等,继续翻炒。 |
第8步 | 最后加上岐山香醋,这个最主要的是醋,一定要多加點,加入盐等调味料,就可以出锅了。 |
第9步 | 锅底留底油,把准备好的土豆、芹菜、胡萝卜丁倒进去翻炒,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的清水,一同煮。 |
第10步 | 在把刚才摊的鸡蛋饼也切成小丁,蒜苗切碎。 |
第11步 | 汤煮的差不多了,在加上适量的香醋。 |
第12步 | 最后把刚才做好的肉臊子加进去。 |
第13步 | 上锅烧水,等水开了,加入准备好的手工面条煮,面条煮好,捞出来盛在碗里,吃这个面時,面要少一點。 |
第14步 | 在浇上刚才做好的汤菜,在放點肉臊子进去,撒上蒜苗就可以了。 |
做法七详细步骤 » |
营养价值
臊子面含有丰富的香甜、滑润淀粉、糖、蛋白质、钙、铁、磷、钾、镁等矿物质,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的功效,还有硫胺素、核黄素,纤维,维生素a,和三种氨基酸等。
臊子面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臊子面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臊子面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此外,臊子面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条就是人的大脑所需要的食品。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而早上应该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则不利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