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鱼历史演变
平常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式熏鱼,就分别属于生熏、熟熏、直接火烟熏、热熏。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中式熏鱼的历史演变与当代工艺——
熏作为一种烹饪技法,虽然在中餐里很早就已经出现,但直到明代的《宋氏养生部》才有关于熏鱼制法的详细记载:“治鱼为大轩,微腌,焚砻谷糠,熏熟燥。治鱼微腌,油煎之,日暴之,始烟熏之。”一上来就详细讲述了熏鱼中生熏与熟熏的不同技法,其中生熏的方式,直到当代几乎变化不大,代表菜式就是“生熏白鱼”,所以后面会着重讨论熟熏技法的熏鱼。
制作熏鱼,一般都会选用草鱼或者青鱼。而这样的约定俗成也只是到了当代才定型,之前一直是各色鱼种混杂出现,其中明确可考的就分别有:马鲛鱼、鲫鱼、鳜鱼、鲤鱼、塘鳢鱼等。
具体用到草鱼或者青鱼的制法,直到清代中叶才出现明确的记载,只是早期会用柏树枝或者荔枝壳来熏制,到了清晚期以后才渐渐改用茶叶和大米。并在同時期出现了与熏鱼非常相似,一直到了当代不分彼此的“爆鱼”,但是熏鱼的称呼已然畅行天下,而爆鱼的叫法,至今仅见江南一隅。
熏鱼与爆鱼的关系
爆鱼始见于清末的《清稗类钞》,原文如下:“爆鱼者,青鱼或鲤鱼切块洗净,以好酱油及酒浸半日,置沸油中炙之,以皮黄肉松为度,过迟则老且焦,过速则不透味。起锅,略撒椒末、甘草屑于上,置碗中使冷,则鱼燥而味佳。亦有以旁皮鱼为之者,则整而非碎,松脆香鲜,骨肉混和,亦甚美。”从制作工艺上来看与熏鱼相差无几,唯独少了一个熏的工艺。在食用方法上,熏鱼多是单独作为冷盘来使用,而爆鱼则常用作菜點中的配菜,最有代表性的菜點共有两道,皆闻名于清末,一个是昆山奥灶馆的“红汤爆鱼面”,一个是无锡状元楼的“爆氽”。从清末至民国,民间对两者的区分还是很清晰的,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陆制作的熏鱼开始省略掉熏的步骤,这个现象一直保持,以至于大家开始将两者混为一谈。可是台湾的熏鱼,从现有文献来看,依然保留了熏的工艺,也算传承有序。
当代熏鱼的制作方法
从早期文献来看,熏鱼发端于江南一带,而后渐渐传至全国各地。可是无论在苏州还是上海,有关熏鱼的资料出现的都很晚,反倒是在扬州、南京一代较早保存了49年以后熏鱼制作的工艺。
这个時间段的熏鱼,色泽往往比较深,甜味并没有很浓郁。依旧还有人按照这种方法来制作。最新的工艺与此相比则有四种区别:
1、色泽上由酱黑变为酱红。主要借助于醋和番茄酱的搭配。
2、加重了糖的用量。除了传统的白糖,还可以选择冰糖、黄片塘、蜂蜜、麦芽糖。
3、调味料更为丰富,使得味觉上更有层次感。经常添加的有陈皮、李派林急汁、泰国鸡酱、海鲜酱等等。
4、鱼炸好后不再回卤烧制,而是在热卤中浸泡入味。如果为了追求脆的口感,则是在熬好的卤汁中浸一下即可。如是为了让口感更为浓郁,则需浸泡三小時,会让成品更为饱满多汁。
所以说做菜不必太过拘泥于标准,而是要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除了物理化学的原因以外,菜肴发展的历史,以及所在地区味觉上的审美情趣都要有所了解。明白了道理,自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营养价值
草鱼
1. 草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2. 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经常食用有抗衰老、养颜的功效,而且对肿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青鱼
1. 青鱼中除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外,还含丰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鲤鱼
1. 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
鲳鱼
1. 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 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機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草鱼、油、水、酱油、糖、五香粉 |
第1步 | 1、草鱼中段洗净,用干净的布吸干水分; |
第2步 | 2、将油烧热,把草鱼中段放下去用小火炸熟(这个过程比较久,而且溅油很厉害,当心喽); |
第3步 | 3、趁空调好酱汁:酱油、清水、五香粉、一點點糖,调匀; |
第4步 | 4、炸到这样就差不多了,捞出来; |
第5步 | 5、将鱼放入酱汁中浸润; |
第6步 | 6、好了。 |
做法[一]详细图解 » | |
做法【二】 | |
材料 | 青鱼中段、葱、姜、盐、冰糖、香叶、八角、花椒、老抽、生抽、料酒 |
第1步 | 准备好的青鱼中段。 |
第2步 | 从鱼背中间剖开,再切成2-3厘米的厚片。 |
第3步 | 除青鱼以外的所有配料加大约1升的水煮开,再小火炖十分钟。 |
第4步 | 过滤出汤汁待用。 |
第5步 | 热锅凉油,待油温稍微高點就可以把鱼块放进。小火慢炸,千万不要翻动,否则全部会碎掉。 |
第6步 | 炸到鱼身金黄,基本就定型了,才可以翻动。 |
第7步 | 捞出放凉,吃的時候再大火炸一遍。 |
第8步 | 大火炸好再直接放进烧好的卤汁中泡上十分钟就可以。 |
第9步 | 泡的時间短點,熏鱼口感外脆里嫩,泡時间长點更入味,而且会有點嚼劲。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草鱼、葱、姜、花椒、桂皮、黄酒、酱油、生抽、糖、盐 |
第1步 | 江南地区做此道菜一般讲究一點是用青鱼,但因北京草鱼比较多见,所以这里用的是草鱼。洗净切块,用纸巾沾干水分; |
第2步 | 事先调一碗汁(忘了拍碗汁用料):一些葱姜花椒桂皮、黄酒酱油生抽糖和盐,入锅煮开然后小火熬煮十分钟,尝尝咸淡及口味可根据自己爱好,喜辣的也可加入辣椒。 |
第3步 | 取炸锅下油。我用的是一只很小的锅,最大的好处是省油,不用很多油,就能将鱼块全部没在油中;小火慢炸至到表面焦黄。切忌鱼块下锅后就马上翻动,这样会使鱼块破碎。 |
第4步 | 将炸好的鱼块浸泡在碗汁里,尽量全部泡进汁里,便于入味。如果不等吃,可待凉后放入冰箱冷藏,味道极佳。 |
第5步 | 如果汤汁味道正好可不必将鱼块检出,否则可将多余的汤汁倒掉,装盘即可。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草鱼、葱、姜、香叶、八角、桂皮、花椒、辣椒、调味料等 |
第1步 | 初步处理鱼:刮鳞、去腮、剖腹、去头、切段(1·5CM-2CM) |
第2步 | 卤汁制作:八勺清水、烧开放香料,小火煮香料,二十分钟后除了桂皮和八角之外其他的打捞出来,放酱油调色,放调料,最后根据口味 |
第3步 | 。卤汁制作:八勺清水、烧开放香料,小火煮香料,二十分钟后除了桂皮和八角之外其他的打捞出来,放酱油调色,放调料,最后根据口味放盐,鸡精可以根据口味来决定投放量。 |
第4步 | 炸鱼:油温160℃以上,3分到3分半,外表金黄色 |
第5步 | 将炸制好的鱼投放入置凉的卤汁中,浸泡。 |
第6步 | 将炸好的鱼趁热加入做好的卤汁中。 |
做法四详细步骤 » | |
做法【五】 | |
材料 | 草鱼、葱、黄酒、生抽、老抽、糖、姜 |
第1步 | 准备草鱼一条。 |
第2步 | 准备一小锅,放葱姜、三勺生抽、一勺老抽、两勺醋,两勺糖、少许盐和半碗水煮开放凉。。这里根据自己的口味调,也可以放五香粉、香叶等。 |
第3步 | 将草鱼切成一厘米宽的薄片,用厨房纸将鱼表面水擦干。 |
第4步 | 热油锅放入姜片。 |
第5步 | 将鱼下入油锅,中小火将鱼炸成焦黄,鱼炸的越透,吃起来越酥,而且鱼的小刺也能吃了。 |
第6步 | 取出炸好的鱼立即放到煮好放凉的酱油汁内,酱油汁迅速被鱼吸收,记住这里是炸好一块侵入一块,不能等鱼都凉了再放。是为了让鱼趁热迅速吸收酱油汁。 |
第7步 | 成品图。 |
做法五详细步骤 » | |
做法【六】 | |
材料 | 草鱼、姜、葱、桂皮、八角、花椒、调味料等 |
第1步 | 草鱼清洗处理干净后切2cm厚块状,放入姜片、葱段、料酒,并用淀粉抓匀腌制2小時左右。 |
第2步 | 取锅倒入半锅清水,加入姜片、葱段、八角、桂皮、花椒,煮15分钟左右。 |
第3步 | 继续往锅内加入生抽、老抽、盐、胡椒粉、冰糖,水量减少至一半時加入蜂蜜继续熬煮,直至汤汁浓稠熄火盛出放凉。 |
第4步 | 锅清洗一下,倒油加热,油温至8成熟左右放入腌制好的鱼块炸至棕色。 |
第5步 | 将炸好的鱼块放入酱汁中浸泡3-4小時即可上桌。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