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素春卷

素春卷

中国传统小吃

菜品概述

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 皇帝 )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

春饼,是用面粉烙制的薄饼,常裹卷萝卜细丝和其他辛味蔬菜共食。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在一些地区(东北、华北等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用。

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時随意夹入饼内。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称为“春盘”。宋《岁時广记》引唐《四時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5种素春卷的制作方法。

素春卷cover-1
素春卷cover-2
素春卷cover-3
素春卷cover-4
素春卷cover-5

历史文化

春饼,是一种用面粉烙制的薄饼。最早的春饼是与合菜物在一个盘里的,称为“春盘”。

关于春盘的记载,可见于周处《风土志》:“正无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这里的五辛盘即春盘。《四時宝镜》说“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晋代有“元旦造五辛盘”之说,而用大蒜、小蒜、韭、芸苔、胡荽五种辛荤蔬菜;到唐代春盘内容有了变化,改为:莱菔、春饼、生菜;到元代出现用薄饼卷馅后再用油炸食用的方法。最初的春饼是用面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种薄饼,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菜食用。

唐宋時,春盘已放在立春日出现。杜甫亦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诗句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

明代李時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

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時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明、清時期,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是民间的食品,而且成为宫廷的糕點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赞赏。清代诗人蒋耀宗和范来宗的《咏春饼》联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动的描写:“……匀平霜雪白,熨贴火炉红。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纷藏丝缕缕,才嚼味融融……”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也有春饼的记述:“薄若蝉翼,大若茶盘,柔腻绝伦。”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更加长久(韭)。

清朝的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點中,春卷是九道點心之一。

清《调鼎集》一书中曾记载了春饼的制法:“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应時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

清代春饼用白面为外皮,圆薄平匀,内包菜丝,卷成圆筒形,以油炸成黄脆,食之。今其俗犹普遍存在,称为“春卷”,有甜、咸等不同馅心。《类腋.天部.正月》引孙国敉《燕都游览志》:“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清顾录《清嘉录.正月.春饼》:“春前一月,门上已插标供买春饼,居人相餽贶。卖者自署其标曰应時春饼。”又引蒋耀宗、范来宗《咏春饼联句》:“十月琼肌贵,吴侬制不同......匀平霜雪白,熨贴火炉红。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纷藏丝缕,馋嚼味融融......”

二十一世纪的春饼在制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视个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欢抹甜面酱、卷羊角葱食用,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

立春時,大葱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别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嫩葱先出,人们尝鲜,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此外还讲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黄、菠黄等切丝,叫炒和菜。有的地方还讲究用酱肚丝鸡丝等熟肉夹在春饼里吃。

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民俗传统

咬春

按照民俗,立春那天要吃春饼,名为“咬春”。杜甫有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時。”春饼卷的青菜很多,来源于立春荐“五辛盘”之说。《本草纲目》载:“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芥等辛嫩之菜,杂合食之,取迎新之意。”吃春卷的含义相同其实吃春饼并不限定立春,您哪天想吃哪天就是“立春”。

春饼、春卷都是立春之日吃的小吃。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兴于唐朝。

《关中记》中道: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新之意。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用荠菜迎春耕做的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宋代宫廷春饼以“薄如蝉翼”而驰名。这里说的是用荠菜为馅的春卷。

春饼和春卷都是古人心目中春的象徵,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春饼是用面烙成的薄饼,卷菜吃。春卷是薄面皮包菜油炸而成。据考证,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的春盘演变而来。

吃龙鳞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谚所说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也可以吃面条,号称吃“龙须面”。

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時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佐料有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黄酱(烤鸭配甜面酱)。吃春饼時,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薄饼皮、胡萝卜、土豆、芹菜、调味料等
第1步土豆和胡萝卜刨丝,下锅略炒,加盐和芹菜,装盘晾凉
第2步取一张薄饼皮,弄一點土豆胡萝卜丝
第3步卷成自己喜欢的长度与厚度就好了
第4步锅下油,下锅炸至金黄色就好了
做法【二】
材料饺子皮、白菜、胡萝卜、蘑菇、木耳、盐、酱油、蚝油、海鲜酱、胡椒粉、糖、生姜
第1步饺子皮摸油,十张放一起擀,然后60张放一起上锅蒸8分钟。稍凉撕开。
第2步所以材料切丝,炒熟。咸淡根据自己口味调。
第3步开始包。
第4步调點面浆,封口。
第5步平锅里煎熟。油不用很多,好好吃。
做法【三】
材料饺子皮、小白菜、平菇、干香菇、鸡蛋、盐
第1步小白菜洗净切碎。
第2步平菇切丝。
第3步香菇泡发好切丝。
第4步鸡蛋搅拌均匀。
第5步将准备好的小白菜碎、平菇碎、香菇碎加盐搅拌均匀。
第6步锅热加油,鸡蛋炒散。
第7步搅拌均匀。
第8步饺子皮擀薄。
第9步饺子皮上放入馅料,从下开始向上卷,左右两边向中间折叠。
第10步锅中倒入油,中火烧至六成热。
第11步放入春卷,改成小火。
第12步炸至表皮呈金黄色。
第13步完成。
做法【四】
材料春卷皮、韭菜、豆腐干、辣椒粉
第1步上海南翔网上买的,非常好用,常温自然脱离,脆,薄,而且不易的破。
第2步豆腐干三块。
第3步豆干先切成粗条,在切成丁。
第4步放入盆中。
第5步韭菜洗净。
第6步切成丁放入一起。
第7步加盐,辣椒粉调匀,腌制十分钟,记得不加油也无需炒。
第8步春卷皮己化开,慢慢地拔开一张。
第9步把面粉加入水调成糊状。
第10步正方形的皮子,把它摆好成菱形,放入馅一个角对折朝上。
第11步在把两侧向中间对折。
第12步如图所示。
第13步用面粉糊封囗。
第14步一个春卷就做好了。
第15步油锅烧热,转小火,先炸一面在翻一面,炸成焦黄色即可。
第16步一口咬下,香酥脆口。
做法【五】
材料白萝卜、小葱、春卷皮、花椒面、油辣子、麻油
第1步新鲜白萝卜不去皮,搽丝越嫩越好。
第2步做这个呢,就要保持萝卜丝的脆直接调一點盐,花椒面和麻油。撒上小葱拌匀
第3步准备好春卷皮和油辣子这个一定要是油辣子。如果家里没有油辣子的个人觉得罐装的,火锅底油也是可以的。
第4步取一张春卷皮薄薄的,抹上一层油辣子。
第5步取萝卜丝裹春卷皮。
第6步一个一个的裹好盘子里面。
第7步又香又脆甜辣味呢,在那个放啦油辣子以后·略放一點白糖。

典故传说

京东春饼(香河春饼)的来历相传辽末,有一支运粮的官船,不幸沉入河中,打捞后,于此处筑台晾米,故此地得名晾米台,后有许氏迁此落户建村,取名许家台,许家人逐渐发现此地沿河岸边无需耕种便有庄稼长出,感叹神奇的同時也欣喜于自己的幸运,遂在此地繁衍生息,因北方多擅长面食,一家人开始以当地自然生长的小麦为原料烙制薄饼贩卖于路人或舍于路人,又因北方人自古就有“春盘”的说法,慢慢传为“许家春饼”,随后周围村落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并卷入各类应季菜品食之,明朝初期,少数民族迁徙于香河,并带来了他们的突厥饼制法,结合香河当地相传多年的“春饼"制法演变为今天的京东肉饼(香河肉饼),应该说京东春饼的制作工艺要远远早于京东肉饼的制作工艺,取师与春饼,春饼手艺在京东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早已失传而是许家人早已将这门手艺传播开来,变成了家家户户都可以端上餐桌的一种普通的民间厨艺,在北方,有家小招牌“龙卷凤春饼”为许家人经营参与管理,这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2016年这家人把春饼带到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结合当地的饮食特點在乌兰巴托的国家百货大楼开设了一家以春饼和饺子为特色中国快餐厅,在异国他乡以快餐形式不断传承着许台农村许家人对春饼的这份感情,2020年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回来的香河许台的许家豪响应省市两级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号召,延续着千年的传承,把春饼的制作工艺及独家配以春饼的酱牛肉、酱肘子的秘制做法带给更多来香河参观游览的朋友品尝,愿更多朋友喜欢春饼,了解春饼文化。

清朝的金门人蔡谦有次受皇上刁难,要两手同時书写。看丈夫没法吃饭,蔡谦的妻子便迅速用面皮裹好各式菜直接塞入丈夫口中,这就是“春卷”。

春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在东晋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盘”。当時人们每到立春这一天,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那時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春游時人们也带上“春盘”。 到了唐宋時,这种风气更为盛行。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

做法一

春饼在制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视个人的喜好,大的可如团扇,小的可如荷甲。基本的制作步骤如下:

制作材料:

1.面粉250克,开水120克,冷水50-60克,植物油少许。

2.配菜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如葱丝、炒肉丝、炒豆芽、黄瓜丝等。

制作过程:

饼胚

1.将面粉加入开水搅拌成散面团状,分次加入冷水,用手揉成软硬适中的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

2.将醒好的面团取出切下一块,撒干面粉稍微揉一下,搓成长条,用刀分成约15克重的小面块。将小面块压成小面饼,在面饼上刷一层油备用。

3.取两张小面饼,将刷油的面对合叠在一起。用擀面棍将面团擀成一张直径约为15厘米的薄饼。

烙饼

1.加热平底锅,然后放入擀好的生饼胚,中火烙制。

2.饼胚中间有气泡鼓起時,说明一面已经快熟了,翻面烙另外一面,两面都稍微有些淡淡黄色就算烙好了。

3.取出烙好的饼,轻轻一分就可以分成两张薄饼。将烙好的饼叠放在一起,上面加盖一个潮湿的干净纱布,这样既可以保温,又可以增加饼的湿度,使饼的口感更加柔韧可口。

4.拿出一张烙好的薄饼,放上自己喜爱的配菜,卷在一起就可以开吃了。

小贴士:

小面块刷油要均匀,否则烙好以后两张饼有粘连;因为饼比较薄,加热時一定要用中火,不熟练的话,可以多翻几次面,不要烤焦;烙好的饼一定要加盖湿布,增加水分。

配菜宜选用比较爽脆的菜品,不宜有太多菜汤;一顿没有吃光的饼可以切成细丝,像炒面一样做成炒饼吃,味道也很好。

做法二

烹制材料

主料:面粉

辅料:茼蒿、保龄菇、胡萝卜、北菇、木耳、豆芽

调料:盐、味精、香油

烹制方法

1、将面粉用开水和成烫面,加少许凉水反复扎匀后醒发片刻备用;

2、坐锅點火倒油,下入保龄菇丝炒软,再依次放入胡萝卜丝、豆芽、北菇、木耳、蒿子杆翻炒均匀,调入盐、味精、香油出锅备用;

3、将面团取出下剂,按扁后表面刷一层香油,撒一层薄面,分别将两块面饼对着叠起,再擀成薄饼,平锅中刷一层油,将面饼放入烙至两面成熟,出锅后撕开即成两张春饼,食用時卷入炒好的蔬菜即可。

特點

口感筋道,脆软咸香。

做法三

1、将里脊肉、芹菜、红萝卜、木耳洗净全部切成丝待用,黄豆芽摘去尾部用开水焯烫过待用。

2、平底锅下少许油,先下芹菜段炒香。

3、下入肉丝煸炒到颜色转白。

4、再下红萝卜丝煸炒1分钟左右。

5、最后下入木耳丝和黄豆牙炒均。

6、最后调入盐少许,生抽少许,鸡精少许炒均取可。

7 、 开水面团分成大小一样的小剂子。

8、 两面沾上少许油用手压扁。

9、用擀面杖擀开成薄饼,大小厚薄随个人喜爱。

10、平底锅烧热,将擀好的几张饼一起下到平底锅里烙,不用下油。

11、过程中不断翻面。直至两面微黄即可。

12、依次取出最上面的饼待用。

13、 吃的時候用薄饼包入炒好的肉丝杂菜。

14 、卷成一起就可以吃了。

做法四

面饼:面粉300克、开水200克。

和菜:韭菜、自发豆芽、胡萝卜、粉丝、金针菇。

制作方法

一、春饼:

1、开水倒入面粉中和成光滑的面团,饧30分钟。

2、面条揉成长条,切成剂子,分别略擀大些。

3、在每一片上薄涂一层油,把10张涂好油的面饼摞在一起,擀薄擀大。

4、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稍晾凉后即可一层层揭开。

5、也可两个剂子中间抹油后擀薄,放入锅中小火慢慢烙熟,一揭即开(我自己是更喜欢蒸的)。

二、和菜:

1、韭菜洗净切成段,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粉丝泡软剪成段,金针菇洗净切成段。

2、锅中油热后,先倒入胡萝卜丝略炒,再依次放入豆芽、金针菇、粉丝,最后快出锅前放入韭菜,调入醋、盐,最后點几滴香油出锅。

3、把菜放在春饼上卷起来开吃~,不戒意味道的话,中间夹根大葱,也是很爽的。

注意事项

精选原料肉类以猪肉为主,不能太瘦。菜类视季节而定,要嫩,如“野鸡脖”的韭菜、“葱心绿”的菠菜。

妙手成菜肉类先酱好切丝备用。菜类急火快炒快上,以免出汤。

品尝要點吃春饼是个很惬意的事,花钱不多,吃得不错。讲究的是:饼要“骨力”,菜要嫩香。

饼:口感要筋道,不能太“糟”,否则一包菜就漏了。所以要用高面筋质的面,和面時水温不能太高,还要多揉几下“上上劲”。但是饼不能厚,更不能艮硬,讲究能“隔饼看菜”。菜:蔬菜要嫩,炒得也要嫩。豆芽菜要一汪水,菠菜不能“塌秧儿”,粉丝要泡开。肉要体现出酱肉“酱香”的特點,肥而不腻,皮糯肉香。

行家提示菜的种类虽多,但摊鸡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不叫吃春饼。

消费支招吃春饼可繁可简,配菜可高可低,高档些的可配鸡丝、海参丝、瘦肉丝,还可以参照吃烤鸭的办法码上葱丝、黄瓜条,蘸黄酱或者甜面酱,配上菜码,卷成卷儿细细品尝。

过去正宗吃法是就着“豆汁”。豆汁难寻,来碗小米粥也行。

吃法

最早的春饼是用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黄、粉线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饼包菜食用。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随着時间的发展,春饼的形制、食用時间也因地百异。

立春季节,春回大地,大葱出嫩芽称羊角葱,鲜嫩香浓,吃春饼抹甜面酱,卷羊角葱,称为“咬春”。但北京人吃春饼更讲究炒菜,它要韭黄、粉丝、菠菜切丝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称为和菜,卷春饼吃。另外还有春饼夹酱肘丝、鸡丝、肚丝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讲究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

春饼原料很多,要将它们顺利地送入口中不散,功夫全在春饼的卷法上。将羊角葱、甜面酱、切好的清酱肉、摊鸡蛋、炒菠菜韭菜、黄花粉丝、豆芽菜等依次放在春饼上,码齐了,这時要用上重要的工具——筷子。

将筷子放在春饼上,将春饼的一边顺着筷子卷起来,下端往上包好,用手捏住,再卷起另一边,卷好了放在盘子上,再将筷子一根一根地提出来。手法高的人卷出的春饼卷大小会跟自己的嘴一样大,方便咬食。这种卷法也同样适用于烤鸭。

在食用時间上,大部分地区仍流行立春吃春饼的古俗,闽粤一些地区在清明节前后吃薄饼。在福建漳州,有清明节前吃春饼的习俗传说:清朝初年,郑成功攻漳州,死难数十人,因无棺可殓,只好以席卷而葬之,嗣后遂卷食薄饼,以示纪念。

春饼(英文:spring pancake)又叫薄饼,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它的材料简单,制作方便,口感柔韧耐嚼,吃法也有很多种,卷包配菜、作为主食单吃、炒饼都可以。

春饼是用烫面烙的一种双层薄饼,吃的時候揭开,饭馆则多用卷烤鸭的鸭饼代替。卷春饼的菜称为“和(读“或”音)菜”,用豆芽菜和粉丝加调料或炒或拌而成。另外还要配炒菠菜、炒韭菜、摊鸡蛋等热菜以及被称为“盒子菜”的熟肉,如酱肘花、酱肉、熏肉、炉肉(均要切丝)。

如果在家里吃,这些菜是从“盒子铺”购买,熟肉铺送货時把熟肉盛在外观精致的盒子里,吃饭時就把盒子摆在自家的餐桌上。待顾客吃完肉之后,肉铺再取回盒子。菜因为装在盒子里,所以被称为“盒子菜”,熟肉铺则因靠墙放满了备用的盒子,而被称为“盒子铺”

在饭馆里吃春饼,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點菜。如果只是您一个人,可以来份“炒和菜盖被卧”——下边是菜底儿,上面盖一个摊黄菜(鸡蛋),多形象!

也可以點一些肉,葱,香菜,甜酱,卷起来吃。非常有味道的。

潮州的春饼,用薄饼皮卷绿豆瓣,里面下香菇虾米肥肉,下油锅炸成。

种类分介

荠菜春饼

做面皮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荠菜1公斤、黄焖肉丁250克、淀粉500克(约耗100克)、白糖10克、精盐150克、芝麻油50克、花生油2公斤(约耗600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475克)放面缸内,用冷水175克把精盐化开,倒在面缸内,将面粉揉和匀成面团,用湿布盖好稍饧。另将面粉(25克)用冷水和成稀面糊。干淀粉装入纱布口袋内待用。

把面团复揉后用面杖压成长条,卷在面杖上,双手压往向前推滚,等面皮松弛時放开,撒一层干淀粉,再用面杖从一头卷起,然后抽出面杖,将面皮横放在案板上,用面杖先压两头,再分别自左向右和自右向左交叉压一次,放开面皮再撒干淀粉,从一头将面皮卷在面杖上用手压住向前推滚,如此循环七八次(每次一定要撒些干淀粉),至面皮厚薄均匀成半透明状時,把面皮多层叠起,每层要撒一些干淀粉,用刀切成15厘米见方的春饼皮60张。将平底锅擦干净上火,锅烫時把春饼皮依次放上轻烤(起皱纹后),拿下叠起用湿毛巾盖好。 2.将荠菜择洗干净,放沸水锅中烫至变色捞入冷水中凉透,挤去水分,剁成碎末盛盆内,加进黄焖肉丁(带少量油卤)、味精、绵白糖、芝麻油搅匀成馅。

3.将春饼皮放案板上,把馅心挑入摆成长条形,先把皮子对角叠起三分之一,然后左右向中间对叠,再向前叠成长11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生坯,用稀面糊粘好接头待炸。

4.把铁锅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熟時将包好的春饼生坯分数次投入,炸至金黄色捞起即成。

煎肉丝春饼

原料配方:面粉1千克、清水800克、猪瘦肉丝400克、猪肥肉丝200克、叉烧肉丝200克、冬菇丝100克、韭黄300克、银芽(绿豆芽掐去两头)800克 、精盐、酱油、白糖、鲜汤、淀粉、香油、料酒、胡椒粉、味精、猪油、花生油适量、白矾少洗

制作方法

1.将面粉加少许精盐和白矾、分次加入清水,边加水边用手搅匀,用手抓起面团反复甩打上劲,直至清水加完,面团甩到不粘手不粘盆为止。

2.把平锅烧热擦干净,再稍擦點花生油,用右手抓起一块面,在平锅内摊成直径约10厘米的圆薄片(面贴锅時,手将面块转一圈圈提起来即可),待皮周围翘起来,表面已干時取出,即成春饼皮。

3.将韭黄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银芽用开水氽一下捞出控净水;瘦肉丝用淀粉和清水上好浆,入温油锅(锅内加花生油烧热)内,划散滑透,倒入漏勺控净油。

4.炒勺上火,加入猪油烧热,放入肥肉丝、叉烧肉丝、冬菇丝炒匀,再放入滑好的肉丝、料油、盐、酱油、白糖、胡椒粉、香油、鲜汤、味精等,烧开后用淀粉着腻炒匀,出锅晾凉,尔后加入韭黄、银芽搅匀,即成春饼馅。

5.把春饼皮平铺在案板上,放入春饼馅,包成长条扁形,封口处用稀面糊粘住封紧。

6.把平锅烧热淋入花生油,将春饼放入锅内用中火煎至两面呈金黄色便成。

潮州春饼

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演变过来的。清代以前,在潮州大街小巷盛行着一种小食--薄饼卷炸虾,即用薄饼皮卷着炸香的小虾,醮着甜酱吃,这种小食主要是路边的小摊卖给小孩吃。到了清代末年,这种小食的馅由炸虾改进为菜头丁(萝卜丁)加猪肉粒。到了1911年,潮州名店胡荣泉的创始人胡荣顺、胡江泉两兄弟在此基础上,又把这种小食改进为一直流传到潮州春饼。

春饼是由用面粉制成的圆薄饼皮放上绿豆畔(潮州方言,即去皮绿豆片)、蒜头白(即生蒜前面白色部分,切成幼粒)、香菇、虾米、鱼露、味精等包成的,形状为约10厘米长的条状,炸至呈金黄金成即可食用。

春饼的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只觉口齿留香,食欲大增,是一款不仅让潮州人四季都爱吃而且是来潮的客人不可不品尝的著名小吃。

声明:素春卷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酸辣鸭血

下一道菜:素烧萝卜

菜品导读 ▽

概述
历史文化
民俗传统
制作方法
典故传说
吃法
种类分介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