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自制腊肉

自制腊肉

食品

菜品概述

腊(xī là 同“臘”)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時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là)与腊肉的腊(xī)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至于为什么人们都读là,而不读xī,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跟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21种自制腊肉的制作方法。

自制腊肉cover-1
自制腊肉cover-2
自制腊肉cover-3
自制腊肉cover-4
自制腊肉cover-5

历史渊源

腊味有着丰富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孔夫子当年开设私学,设帐授徒,学生们用“束脩”交学费。所谓束脩,本义正是成捆的腊肉。因此,在《论语·述而》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即为早期的腊肉。

腊肉在中国古代,地位崇高。西周朝中专设“腊人”一职,《周礼·天官冢宰》“第一叙官”:“腊人,掌干肉。”

周天子拥有专门烧菜做饭的“膳夫”,相当于后世的御厨,他们会为天子制作“脯”和“脩”。所谓脯,就是用盐腌制的腊肉;所谓脩,就是用盐和姜、桂等香料腌制的腊肉,这便是最早记载的腊肉的做法。

《岁時杂记》为北宋吕元明著,可见北宋時期,做腊肉就已经成了习俗。先用醪糟腌制,再挂灶侧,灶火烟熏。南宋末年人陈元靓辑录《岁時广记》,卷十五《寒食上·煮腊肉》引《岁時杂记》“去岁腊月糟豚肉挂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当時记载,腊肉可蒸、可煮,越到现在,吃法更多。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有不少地方写到了吃,其中提到的腌鱼和腊肉是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难得的两种佐餐小菜。仔细品味一番,原来,腊肉在当時已经开始广泛传播,成为当時百姓家中的一道家常美食。

《易经》中首次提到腊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更是专门讲述了各种腊肉的制作方法,后渐渐演变形成了川味、湘味、江浙味、土家味等。

食品简介

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形态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湖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特點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猪肉、香料、白酒
第1步肉切块,洗净沥水,不爱吃肥肉,买的较瘦的肉
第2步准备香料:香叶、八角、小茴香、沙姜、桂皮、白寇、肉蔻、草寇
第3步香料稍微弄碎加花椒,泡在白酒里
第4步沥干水的肉,均匀抹上一层白糖,再抹上盐,皮在下面,容器加盖腌制
第5步肉腌制48小時左右,其间翻翻肉,让其均匀入味
第6步香料酒和酱油混合成腌肉汁
第7步腌肉汁腌制肉
第8步腌一天一夜,其间也翻几次肉,腌制均匀
第9步腌好后,取出晾晒
第10步白天屋外晾晒,夜里拿进屋,以免粘上露水
第11步晾晒风干了十几天,肉出油了
第12步取一块,烧皮去毛,洗净,入锅煮
第13步煮好切片装盘
做法【二】
材料五花肉、五香粉
第1步五花肉
第2步备大盆,准备腌制工作;
第3步码盐,每条肉上都均匀的搓上盐;
第4步放糖,往搓好盐的肉上撒少量糖即可;
第5步酒里泡的是小茴、八角、川椒。再放五香粉进去,邻居家的爷爷奶奶说,最好提前泡制此酒,越久越香越好,可以放置好几年;
第6步上下翻动肉肉,让其更加均匀的吸收各类调料;
第7步将调好料的五花肉盖上盖子静置一整夜;第二天取掉盖子,用一盆温水讲肉过滤一下;
第8步悬挂至晾干水分,以不滴水为宜;
第9步五花肉大约晒1小時左右无水分后,便可调老抽生抽对肉进行上色,喜欢深色一點就多放點老抽,不喜欢则反之放生抽多一些,然后再加點五香粉;
第10步接下来就是风干日晒的过程图了第1天:刚挂起来是还在滴酱油,下午看起来就已经慢慢边干······
第11步第2至7天:此处省略N个字······
第12步第八天:看到变化没?已经晒的冒油啦~~~而且贴近闻一闻,香味扑鼻···
做法【三】
材料五花肉、生抽、老抽、高度白酒、食盐、冰糖、八角
第1步原料:五花肉、生抽、老抽、高度白酒、食盐八角。
第2步老抽、生抽、食盐、冰糖(冰糖砸碎)、白酒、八角放在大碗中混合均匀,调成腌料汁。
第3步调好的腌料汁倒入五花肉中拌均。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室腌制两三天(中间多翻动,使猪肉入味更均匀)·
第4步腌制三天五花肉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阴干,这是第三天,肉质稍稍收紧。
第5步第五天,肥肉部分开始泛油。
第6步第八天,五花肉更紧致。颜色也更深了。
第7步取一块洗净,放盘上,入蒸锅蒸1小時。
第8步蒸好的腊肉。
第9步切片即可直接食用。
第10步还可以做香喷喷的腊肉饭。
做法【四】
材料五花肉、叉烧酱、高度白酒、盐、生抽、白胡椒粉、冰糖
第1步新鲜五花肉。
第2步配料。(用高度酒做出来的腊肉很香,也不会变味)
第3步用夹子把五花肉皮上的细毛夹干净,洗净沥掉水分备用。
第4步放入盐和白花椒粉。
第5步冰糖。
第6步放入生抽、叉烧酱。
第7步用手来回翻动,使五花肉能均匀沾上调料。(大约五分钟)
第8步翻动好的肉放盆子里腌制。(不需要盖盖子)
第9步早晚拿出来翻动一次。
第10步准备好绳子。
第11步腌制了三天的五花肉,用热水清洗掉腌料。
第12步肉皮上已经事先扎了孔,用绳子逐一串好。
第13步稍微滴干水分,放在通风的地方(有太阳晒更好)晾晒,大约一个月就可以吃了。(因为我做的比较大块)
做法【五】
材料五花肉、调味料等
第1步五花肉用厨房纸吸干水分。
第2步准备调料。
第3步锅中放入花椒、麻椒、八角、姜片、辣椒,小火煸炒出香味。
第4步放入盐继续小火翻炒至盐发黄。
第5步将炒好的调料倒入五花肉中,用手涂抹均匀。
第6步倒入高度白酒、生抽、捞出,继续揉抹至入味,放入冰箱腌制三天,腌制过程中每天翻一次面。
第7步悬挂起来,用筷子顺着肉皮一边刮平,悬挂在2—10度左右通风处风干12天左右。
第8步成品图。
做法【六】
材料猪五花肉、梅花肉、盐、生抽、老抽、高度白酒、糖
第1步备好食盐,盐的用量大概是猪肉重量的1/50
第2步买回的猪五花肉、梅花肉用刀反复刮刮猪皮,刮掉不干净的地方,猪肉表面用厨房纸擦拭,不要水洗,然后抹上一层盐
第3步挂起腌制两三个小時
第4步另取一容器,放入生抽80克、老抽25克、白糖50克、白酒50ml混匀
第5步腌好的猪肉放进料汁里,涂抹均匀,腌制1天,每隔几小時可以翻次面,让肉充分均匀吸收料汁
第6步腌好的肉挂在阴凉通风处,天气好的话,晾个四五天就可以了。环境温度湿度不同,時间也不同,我家在东北,这个季节已不能经常开窗通风,室内湿度相对大些,晾晒得较慢,后转移到车库,前后晾了十来天
第7步这是风干好的,看着还行
第8步切面不错,闻着味道挺好,吃起来很香
做法【七】
材料五花肉、前腿肉、花椒、辣椒、酱油、生抽、盐、糖
第1步用刀刮干净肉,不用洗的。
第2步准备好辅料。
第3步锅中倒入酱油生抽少许水和辅料煮沸,冷却后放入肉腌制。
第4步腌制三天左右,每天翻面几次。
第5步晾干即可。

分类

腊肉在中国南北均有出产,南方以腌腊猪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腊肉种类纷呈,同一品种,又因产地、加工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以原料分,有猪肉、羊肉及其脏器和鸡、鸭、鱼等之分;以产地而论,有广东、湖南、云南、四川等之别;因所选原料部位等的不同,又有许多品种。著名的品种有广式腊肉、湖南腊肉和四川腊肉。

广式腊肉以腊腩条最闻名,是以猪的肋条肉为原料经腌制、烘烤而成,具有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色泽金黄、条形整齐、芬芳醇厚、甘香爽口等特點;

湖南腊肉,亦称三湘腊肉,是选用皮薄、肉嫩、体重适宜的宁乡猪为原料,经切条、配制辅料,腌渍、洗盐、晾干和熏制六道工序加工而成,其特點是皮色红黄、脂肪似腊、肌肉棕红、咸淡适口、熏香浓郁、食之不腻;

四川腊肉,是将肉切成5cm宽的条状,再经腌渍、洗晾、烘制而成,成品具有色红似火、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點。

此外,河南的蝴蝶腊猪头,湖北的腊猪头、腊鸡、腊鱼、腊鸭,广西的腊猪肝,陕西的腊羊肉、腊驴肉,山西长治的腊驴肉,甘肃的腊牛肉等。

营养成分

1.腊肉中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丰富,还含有磷、钾、钠等元素。

2.腊肉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少量亚硝酸钠或硝酸钠、黑胡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腌渍,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 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食用指南

选购保存

鉴别

若腊肉色泽鲜明,肌肉呈鲜红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并且具有腊肉应有的腌腊风味,就是优质腊肉。反之,若肉色灰暗无光、脂肪发黄、有霉斑、肉松软、无弹性,带有黏液,有酸败味或其它异味,则是变质的或次品。

选购

购买時要选外表干爽,没有异味或酸味,肉色鲜明的;如果瘦肉部分呈现黑色,肥肉呈现深黄色,表示已经超过保质期,不宜购买。

购买食用安全提示

由于某种原因,一些不法商贩非法制作腊肉,使用国家禁止的添加剂(如:工业盐,不安全染色剂等)和过期变质的肉品加工,请消费者在购买時注意到正规厂家和商家购买,并且注意观察腊肉相关标签和色泽等信息。

保存

腊肉作为肉制品,并非长久不坏,冬至以后,大寒以前制作的腊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变味。腊肉在常温下保存,农历三月以前味道是最正宗的時候,随着气温的升高,腊肉虽然肉质不变,但味会变得刺喉。所以农历三月以后,腊肉就不能在常温下保存了。最好的保存办法就是将腊肉洗净,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这样就可以长久保存,即使三年五年也不会变味。

腊肉不宜放置过长時间

一般冬季温度较低、湿度也不大,如果打算两星期内吃完,而室内气温又低于20摄氏度、湿度低于60%,便可以不用放进冰箱,只要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便可。如果需要长時间保存,可先将腊味进一步烤干、晒干,用保鲜袋按一次食用份量封装,放于冰箱冷冻室内储存,一般可存放六个月。但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大家尽早食用。由于腊肉需要干燥的环境,因此不适合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冷藏室中常有蔬菜水果等食物,湿度较大,容易导致腊味霉变。腊味如果只是表面出现少许霉变,可以用温水擦干净后放通风处晾晒;如果霉变较多,就不建议食用。

买回来的腊肉,在储存方法上也有讲究。“总体来说,低温、干燥的环境适合腊味的保存。”腊肉的保存期一般为3—6个月,根据腊肉本身含水量、周围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其保存期也不同,如超过6个月,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腊肉补充信息

1.长時间保存的腊肉上会寄生一种肉毒杆菌,它的芽苞对高温高压和强酸的耐力很强,极易通过胃肠黏膜进入人体,仅数小時或一两天就会引起中毒。

2.有较严重的哈喇味和严重变色的腊肉不能食用。

3.质量好的腊肉,皮色金黄有光泽,瘦肉红润,肥肉淡黄,有腊制品的特殊香味。

腊肉食谱

西芹百合草莓炒腊肉

菜系:川菜

特色:口味感鲜、色泽鲜艳,草莓可用菠萝等水果代替,味道略有不同。

原料:四川腊肉150克,西芹、百合、草莓各100克。

制作:

1.腊肉切成片,西芹去筋切成片,百合瓣开洗净,草莓切成片。

2.锅中放水烧开,加西芹、百合过一下油水,腊肉也过一下开水。

3.锅中放2勺油,烧至温油,腊肉放锅中过一下。

4.炒锅中留底油,放入蒜茸、姜片起锅,把主配料同放锅中一起翻炒,加盐、味精、糖、水淀粉淋芡即可。

藜蒿炒腊肉

菜系:江西名菜

特色: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

原料:主料:腊肉(肥三瘦七)300克;配料:藜蒿根200克;调料:熟猪油50克,精盐1克,干红椒15克。

制作:

1.将腊肉用温水洗净,剔去皮,盛入瓦钵内,上笼蒸30分钟取出,将肥、瘦肉分别切成5厘米长、0.7厘米宽、0.3厘米厚的条。藜蒿根用刀刮去表皮,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的条。红干椒切成细末。

2.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先下肥腊肉和蒸腊肉的原汁,炒几下,再加入藜蒿根和干红椒未煽炒,接着放入精盐,继续炒1分钟,然后下瘦腊肉合炒,淋入清水,焖2分钟,待收干水,盛入盘中即成。

腊肉炒苋菜

菜系:家常小菜

特色:腊肉咸中带香,苋菜鲜好嫩爽口。

原料:主料:腊肉、苋菜 调料:盐、料酒、鸡精、食用油

制作:

1.将腊肉洗净,放入盆中,加入料酒上屉蒸30分钟取出晾凉后切成片备用,苋菜去根,去老叶,茎洗净切成2寸长段。

2.坐锅點火倒入油,油热放入苋菜,加入盐、鸡精、煸炒熟后出锅装入盘中。

3.坐锅點火放入油,油热倒入腊肉片煸炒后放入苋菜同炒,翻炒均匀出锅装入盘中即可食用。

提示:炒苋菜用旺火热油,炒断生后即可。腊肉和苋菜分着炒就是避免因炒苋菜过火而影响菜的质量。

香芋腊肉煲

原料:腊肉、大香芋、椰奶、姜片、绍酒、盐、香葱

制作:

1.将腊肉、大香芋切片。

2.在砂锅中倒入清水,放入腊肉片、姜片、绍酒,大火烧沸后,转为小火加盖慢煲30分钟。然后将芋头块和椰汁放入,再加盖小火煲20分钟。最后加入盐,撒入香葱段即可。

腊肉是四川地道的食品,与芋头一起烹调也是一种绝配。芋头本味糯香适口,与椰奶混合后,甜香的滋味便肆无忌惮地弥散在空气中,还好有腊肉深藏的厚实鲜美及時地制止了甜味无休止地扩张。

主要功效

腊肉性味咸甘平,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禁忌与副作用

一般人均可食用,老年人忌食;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食。

如果暂時放开“口感”,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看,腊肉对很多人,特别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实在不是一种合适的食物。

腊肉营养损失多。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为零。可以说,腊肉是一种“双重营养失衡”的食物。这种双重失衡对健康的不利影响也可能“雪上加霜”。第三,腊肉的含盐量较高。腊肉的钠含量超过一般猪肉平均量的十几倍。长期大量进食腊肉无形中造成盐分摄入过多,可能加重或导致血压增高或波动。

因此,对于血脂高的朋友而言,科学选择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大量进食油脂固然于健康不利,完全不吃油也是不可取的。日常饮食可选用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油等,对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有帮助。不过,再好的“油”也得适量吃,每天20―25克就足够了。

腊肉因为是腌制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盐,所以不能每顿都吃;这样超过人体每天摄入的最大盐量;所以当作调节生活的一个菜谱;当然可以先采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尽量降低里面肉的盐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了;与此同時也能享受腊肉的淳朴香味了。

腊肉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是重要的致癌物质。

饮食文化

腊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甘肃陇西、陕西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汉中红庙塘時,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腊肉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181 千卡
蛋白质22.3 g
脂肪9 g
胆固醇46 mg
饱和脂肪酸3 g
多不饱和脂肪酸0.7 g
单不饱和脂肪酸4.5 g
碳水化合物2.6 g
51 mg
3 mg
228 mg
294 mg
2 mg
0.05 mg
2.4 mg
0.03 mg
2.26 mg
5.5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9 mg
维生素b2(核黄素)0.11 mg
烟酸(烟酰胺)4.5 mg
维生素e0.11 mg

自制腊肉成品实拍

自制腊肉成品图1自制腊肉成品图2自制腊肉成品图3自制腊肉成品图4
声明:自制腊肉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全麦吐司

下一道菜:酸奶

菜品导读 ▽

概述
历史渊源
食品简介
制作方法
分类
营养成分
食用指南
主要功效
禁忌与副作用
饮食文化
食物营养成分
成品实拍
做法大全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