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传统月饼,香喷喷的“自来红”
菜谱介绍
以下是作者对这道菜的介绍及点评:
据说,月饼在唐代就曾出现,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节祭拜月亮时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于月饼象征团圆,有些地方称为“团圆饼”。《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亮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的《淞南采府》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在的月饼颇为相近。
传统的中秋节为团圆节,所以古诗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来家团聚,就增加思念之情,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特点,而中秋节也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
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亲友之间馈赠月饼,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中秋之夜,合家围坐,皓月当空、或对月饮酒,或品茶吃月饼以助谈兴,亦人生之一乐事。所以无中秋可以吃月饼,而无月饼则不成中秋,因此中秋与月饼是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
“自来红”是传统的京式点心,月饼在烤制前是白面皮的,但出炉之后神奇的变成棕红色,而且月饼的上边会出现一个深红色的圆圈,这也正是“自来红”名字的来历。
月饼上那个圆圆的红圈正宗的做法是用一份的水、一份的糖及半份的碱面熬制而成的。将这种汁液盖在月饼坯子上的时候是看不见红印的,只有月饼烤制熟了以后,红圈才会显现出来,这也是自来红月饼的神奇之处。下面,就进行“自来红月饼”的具体制作;
菜式制作特点 | |
口味:甜味 | 工艺:烘焙 |
耗时:半小时 | 难度:普通 |
菜谱主材料 | |
熟面粉:120克 | 中筋面粉:100克 |
低筋面粉:100克 | -- |
辅助料用量 | |
果脯:30克 | 冰糖碎:25克 |
桂花酱:20克 | 金糕条:15克 |
核桃仁:25克 | 南瓜子仁:6克 |
花生仁:25克 | 黑白熟芝麻:4克 |
青红丝:10克 | 开水:60ML+20ML |
碱面:10克 | -- |
调味料用量 | |
绵白糖:170克+20克 | 香油:20克+10克 |
花生油:70克+60克 | 麦芽糖:20克 |
苏打粉:1·5克 | 白糖:20克 |
老北京传统月饼,香喷喷的“自来红”的做法步骤
自来红特点;颜色金红、造型简练、饼身饱满、皮薄馅大、外酥内香、甜而不腻。
温馨提示;
1、制作此道北京中秋传统点心,配料的比例很重要,严格按配单制作即可。
2、还可在馅料里放少量的浓香型白酒,味道会更好每100克馅料放10克白酒就行。
3、皮料制作如没有麦芽糖,可用蜂蜜来代替,可选择纯蜂蜜,或桂花蜜味道都不错。
4、水印戳料;白糖20克、清水20ml、碱面10克,(制作方法;把糖、水、碱面融合澥开,用锅在火上熬制,要不停的搅拌,待熬制到颜色变成浅棕红色,便可晾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