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

菜谱编号:259-439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是【灶台边】分享的菜谱,口味属于咸甜,完成这道菜大概需要十分钟,属于比较简单的菜式。这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共分8个步骤,大家可以按照主厨分享的步骤轻松做出好吃的“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

菜谱介绍

以下是作者对这道菜的介绍及点评: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章太炎夫人汤国梨的这句诗是说阳澄湖蟹流传最广的一句了,可见苏州人对吃蟹是情有独钟的。顾炎武《天下邵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有一天被苏州名士吴士讷得到,一天昆山的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了这本手稿,因为顾炎武是昆山千灯人,所以认为这本手稿应该留存在千灯,吴纳士慷慨相赠,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这天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清代小说家包笑天也在坐,对“大闸蟹”的由来做了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由来”。竹闸就是插在水里的竹栅栏,闸上捕捉到的蟹成为闸蟹,个头大的就成为大闸蟹。

苏州人吃大闸蟹是很有讲究的,分文吃和武吃。所谓武吃,就是不用任何工具,拿着螃蟹就掰、咬、啃、嚼、咽,吃的爽爽气气,但一派残败景象。文吃则是用蟹八件精心地挖出蟹壳、蟹腿、蟹钳每一处细小的蟹肉,吃完之后把空的蟹壳蟹脚拼起来,还像一只完整的大闸蟹那样。对我等老百姓来说雅致的吃法真不够畅快,上桌当然开盖吃黄吸膏来的痛快淋漓。

大的螃蟹叫大闸蟹,只有水煮清蒸方为最佳。小的称为毛蟹,农历六月便有蟹农开始兜售,这种蟹无论公母蟹黄蟹膏都不扎实,但肉嫩的极鲜。所以很是适合做面拖蟹和油酱毛蟹之类的菜肴,连壳一口咬在嘴里,肉会随着压力挤出在口中,一口都是满足。

油酱毛蟹是本帮的经典菜肴,因为蟹本身的食材品质就高,所以家庭出品也差不到哪里去,想做失败都不容易,但是想要做好吃也同样是有难度的。我这里还是按照《味里乾坤》周彤先生所说的做法和周怀荣大师的做法稍加改变而做。

首先选用尽量抓硬的毛蟹,一切为二,为防止蟹黄蟹膏的流出,所以蟹的开口处要蘸上炒麦粉封住开口。锅里加入一点油,将蟹蘸面粉一面放油锅里先煎牢,然后倒入生姜一起煸炒,淋黄酒,等酒气升腾,加入老抽和生抽调制的酱油煮出酱香味。随后加水,加糖调味,煮上几分钟。这个时候如果喜欢年糕的可以放年糕,也可以放毛豆。等蟹煮熟,收汁浓稠的时候淋一点点的香醋,淋明油起锅就可。也可以用炒麦粉加生粉勾芡,这样做出来的油酱毛蟹酱汁挂的更厚,味道更浓。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主厨:灶台边

菜式制作特点
口味:咸甜工艺:
耗时:十分钟难度:简单
菜谱主材料
毛蟹:适量毛豆:适量
姜片:适量面粉:适量
辅助料用量
老抽:适量盐:适量
香醋:适量糖:适量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的做法步骤

  • 第七步:汤汁浓郁的时候用芡粉勾芡,加点香醋淋点明油。
  • 第一步:小蟹,不要太大的,大螃蟹这样做不划算,我这个十元三只。
  • 第六步:加入料酒后倒入酱油,干煮出酱香味,倒入水和毛豆煮熟。
  • 第八步:摆盘可以全部放上去,也可以和我一样放一只螃蟹一盘,撒点煮好的毛豆几片菊花瓣。
  • 第三步:螃蟹洗净切开蘸上粉。
  • 第四步:开口朝下放油锅里煎一下。
  • 第五步:放姜末
  • 第二步:面粉炒香,加入生粉成蘸粉和芡粉。
  • 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菜谱来自网友免费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将图片、菜谱烹饪制作流程等作商业用途;版权归作者【灶台边】所有,如图片或文字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我们核实后将删除侵权内容。
    同时我们无法对菜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每个步骤内容进行校验,以及文中出现的相关重量及时间单位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请读者自行斟酌。祝愿大家都能做出一道美味的上海老味道《油酱毛蟹》的酱香味。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