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版制作“鸡汤肉燕”
菜谱介绍
以下是作者对这道菜的介绍及点评:
“肉燕”又名肉包肉,是闽南一带的小吃。形状类似于北方的馄饨和南方的云吞,包制时又类似于包烧麦的手法,因此包制时并不复杂,而最复杂和最关键的就是皮料的制作。
传统上,是使用精瘦猪肉,用专用的木槌在大的木墩上把肉砸成非常细腻的肉泥,然后把肉泥用擀面杖再擀成薄皮,皮薄如纸能透手指十分精细,制作起来也十分的费力和复杂。砸肉泥一般需要30分钟以上,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功力才行,所制出的肉皮薄厚均匀要能透光才算合格。
在家制作就显得粗糙了很多,一来没条件,二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时间,我是用刀背砸的肉泥,显得很粗糙,而且皮也厚了很多,呵呵!自己吃嘛,无所谓了!
“肉燕”一般在宴席上或喜寿酒席上都能见到,还可当做小吃和早餐食用。今天就做一款家庭版的能凑合吃的“肉燕”,呵呵!具体制作如下;
菜式制作特点 | |
口味:咸鲜 | 工艺:煮 |
耗时:一小时 | 难度:高级 |
菜谱主材料 | |
瘦猪肉:150克 | 淀粉面粉:50克 |
辅助料用量 | |
肉馅:130克 | 香葱末:30克 |
姜末:15克 | -- |
调味料用量 | |
鸡粉:2克 | 黄酒:10克 |
蚝油:10克 | 鲜酱油:2克 |
香油:5克 | 胡椒粉:少许 |
鸡汤:1000ML | 盐:适量 |
家庭版制作“鸡汤肉燕”的做法步骤
肉燕特点;皮薄馅大、汤淡味鲜、口感筋道滑润、味道鲜美可口。
温馨提示;
1、猪肉要选择纯瘦无筋的为好,使用通脊肉会更棒,在制作肉泥之前把肉切好先用清水泡一下血水比较好,我因为在买肉的时候让店家已为我把肉精选然后搅成了肉馅,因此没再用清水浸泡,做出的肉泥显得颜色深了些,自己吃无所谓,呵呵。
2、功夫要下在砸肉泥上,要反复的砸,把肉泥砸的越细腻越粘稠为好,砸好后在摔打搓揉时使用的干粉不宜过多,我感觉不超过40%为好。
3、皮料擀的越薄越好,薄如蝉翼为最佳,可惜我擀的太厚了,看似稍微有些透光但不理想还相差甚远,呵呵!总之,在擀的时候多下功夫才行,只要肉泥砸好皮擀好便能事半功倍,自己吃嘛,能做到精细些享受些才能吃出美味,呵呵!
4、使用鸡汤、骨汤都可以,如果没有,可用浓汤宝来代替,味道虽差些,但也还说得过去,总比白水强。
大炒勺制作的家庭版的“鸡汤肉燕”就做好了。吃起来外皮筋道、口感滑润、汤鲜味美,很不错!就是皮厚了些做的糙了些,呵呵!供朋友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