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

菜谱编号:346-112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是【石头??麻麻】分享的菜谱,口味属于咸鲜,完成这道菜大概需要一天,属于比较普通的菜式。这一道菜的制作过程共分10个步骤,大家可以按照主厨分享的步骤轻松做出好吃的“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

菜谱介绍

以下是作者对这道菜的介绍及点评:

明朝隆庆年间,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模仿元大都破土建城,这座城池具有八座城楼和一座琉璃金银殿。无数能工巧匠耗时三年竣工,起名“呼和浩特”,意思为青色的城。后来明朝廷赐名“归化城”,寓意草原部族归于教化。当时阿拉坦汗已年老多病,城池主要由夫人三娘子主持建造,三娘子善良谦和,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因此呼和浩特又叫做“三娘子城”。

建造城池动用了大量的民夫工匠,吃饭成了当时的首要问题。三娘子把工匠的伙食工作委派给了从宁夏逃难来的回民部族,因为回族人擅长制作各种面点。

可是当时明朝廷一直不允许草原通商,导致草原上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甚至连做饭的锅都不够用。负责饮食的回族首领为了报答三娘子的收留之恩,竭尽所能的为部众提供可口的食物。没有锅灶,他们就用平整的两块大石片夹住面团,在篝火上焙烤。这样烤出来的面饼不仅香甜松软,而且特别耐饥,深受工匠们的喜爱。由于是在篝火上焙烤而成,所以大家都管这种面饼叫做“焙子”,这就是现在白焙子的来历。

可以说呼和浩特是一座咬着焙子建设的城池,也因此,呼市的焙子名扬塞外,并成为呼和浩特的标志之一。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主厨:石头??麻麻

菜式制作特点
口味:咸鲜工艺:
耗时:一天难度:普通
菜谱主材料
普通中筋粉:400克?100克面起子:10克
辅助料用量
温水:适中碱:5克
胡麻油:50克盐:适量
黑芝麻:适量--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的做法步骤

  • 第一步:提前把面起子用水泡软,晚上准备400g面粉,和泡好的面起子,加入水一起把面和到软硬适中,尽量不要硬了,盖上盖子,发一晚上。第二天你会发现,面已经发好了,发到了两倍大,用手指挑起里面有气泡,就可以了。
  • 第四步:这一步要进行勾兑油酥。准备一个大碗,放入另外100g面粉,加入适量盐,倒入胡麻油,拌匀,备用。
  • 第八步:电饼铛加热,把三角焙子放入,盖上盖子,不要用上下火,上下火烤出来后会很僵硬,咬不动,不酥脆,中途记得翻面(这里说一下,用烤箱也可以烤,但是我之前试过烤箱烤的,口感不是特别好,所以就一直用电饼铛盖盖子的方法来烤,很不错哦)。
  • 第二步:第二步比较关键,勾兑碱!根据面的多少来适量准备碱,可以先取一小勺,用热水化开,倒入发好的面中,开始揉,要反复不停的揉,尽量要把碱揉开,否则结块会苦的。
  • 第三步:感觉反复揉的差不多,揪下一块开火烧一下,烧熟后,掰开看下面发不发黄,如果发黄,就证明是碱大了,就无法弥补了,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如果面有酸味,就证明碱少了,再兑一点碱进行揉,第二次基本就不需要再烧面球了。
  • 第十步:成品,铛铛铛铛????????。
  • 第五步:准备一个大小适中的面团。
  • 第九步:烤好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 第七步:用擀面杖先擀开,然后对折再擀一下,接着再对折擀一下,(注意下,不要擀的太薄,太薄烤出来就太干了,面就没有酥软的口感了)如图所示,最后撒上黑芝麻点缀下。
  • 第六步:用手四周捏薄,像包包子一样包上油酥后按压一下备用。
  •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做法技巧/窍门/补充说明:

    特别注意??用面起子发面,做出来的面食会特别蓬松柔软,口感比安琪干酵母发出来的要好很多,只是兑碱比较麻烦,但是我在这里教大家的是谁都能学会的笨办法,所以比较好操作!每一次发完面后记得留一块冻在冰箱里,作为下一次发面的面起子使用……

    菜谱标签:小吃
    相关食材:油酥

    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菜谱来自网友免费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将图片、菜谱烹饪制作流程等作商业用途;版权归作者【石头??麻麻】所有,如图片或文字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我们核实后将删除侵权内容。
    同时我们无法对菜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每个步骤内容进行校验,以及文中出现的相关重量及时间单位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请读者自行斟酌。祝愿大家都能做出一道美味的内蒙呼和浩特青城老字号 《油酥三角焙子》。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